1008【蒸汽船】(2 / 3)

小說: 作者:王梓鈞

類似竹蜻蜓的裝置,完全可以用於蒸汽船。朕稱其為螺旋槳,將螺旋槳安在船尾的水下,就能把蒸汽船給推著走。”

“陛下英明!”徐正明由衷佩服。

技術進步,不是一帆風順的。

半吊子都不算的趙瀚,只能給出某種建議,具體操作交給專業人士。

即便是工廠裡的蒸汽機,也經歷了一番磨難,十年間炸了二十幾口鍋爐,炸死炸傷鍋爐工三十多人。血淋淋的教訓,催生安全閥的問世,如今蒸汽鍋爐終於不會動輒爆炸了。

趙瀚說道:“在改進蒸汽船的同時,蒸汽車也要做出來。”

“已經在造了。”徐正明說。

關於軌道這種東西,秦朝時候是有的,南陽就發現了長達幾公里的秦朝木軌遺蹟。形制跟火車鐵軌大同小異,木頭做過防腐處理,歷經2000多年還未嚴重腐爛。

根據南陽山區情況來推測,那應該是秦朝用來運輸礦石的。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秦朝之後的礦山,反而不再採用軌道運輸。直至明朝晚期的歐洲,再次出現礦山軌道,而且造得還不如秦朝。

趙瀚還在江西的時候,轄內礦山就陸續使用木軌,動力當然是騾子、劣馬和黃牛。

現在蒸汽機已經普遍運用於鋼鐵冶煉,鋼鐵不但產量提升,而且價格也持續下降。這就有了鋪設鐵軌的條件,蒸汽火車的研製也該提上日程。

火車發明出來,要先在北方投入使用。

南方山川崎區,鐵軌鋪設不易,且河流縱橫,坐船比坐火車更方便。

第一條鐵軌的路線,趙瀚都想好了。從北京的西山煤礦,一直修到天津,則北京煤礦就能在天津裝船南運。

有了第一條鐵路的經驗,第二條鐵路建得長些,可從北京修到山海關。

第三條鐵路更長,從山海關修到沉陽去。

第四條鐵路,在關中進行建設,陳倉—西安—華陰。

第五條鐵路,天水—蘭州—武威—張掖—酒泉,一直修到嘉峪關外,加強內地與西域的聯絡。

這五條鐵路,計劃在四十年內完成,也不知趙瀚能不能活那麼久。

美洲白銀不是輸入過多嗎?

把銀子砸在鐵路上,不但可以緩解通貨膨脹,還能吸納北方的剩餘勞動力。

反正趙瀚搞出幾條互相不連通的鐵路,都是相對平坦的路段。等未來技術進步了,後人再延長並連通,甚至把鐵路修到草原地區。

趙瀚跟妻子兒女一起回宮,江邊卻有位蒙古王子,望著蒸汽船久久沉默。

這位蒙古王子叫阿玉奇,童年生活在準格爾部,他外公是準格爾大汗。接著又跟爺爺前往西藏禮佛,隨即在爺爺的帶領下,橫穿整個哈薩克草原,來到伏爾加河下游、裡海岸邊生活。

一年多前,阿玉奇帶著五百部眾,借道哈薩克汗國,打算回西藏拜訪老師(某位不可說的喇嘛),順便把一些和尚帶去裡海傳教。

到了青海,他才發現青藏已經變天。

於是他讓副手前往西藏,自己帶人來到南京,自稱土爾扈特部前來請封。

漢土真是富庶啊,漢人真是強大啊!

阿玉奇一路觀賞街景,跟隨鴻臚寺官員前往眾善寺下榻,數日之後終於受到趙皇帝的接見。

“你們居然是瓦剌人?”趙瀚當然知道《東歸英雄傳》,但他還是感到驚訝,一群蒙古人居然跑去裡海放牧。

東歸英雄傳的主角,便是阿玉奇的孫子。

阿玉奇說:“是的,皇帝陛下,我們是瓦剌蒙古的土爾扈特部。”

趙瀚又問:“你們真住在伏爾加河下游?”

阿玉奇糾正道:“陛下,伏爾加河是俄國人的稱呼,我們蒙古人叫額濟勒河。”

“那邊的局勢如何?”趙瀚好奇道。

阿玉奇說:“俄國人在中上游很強大,在下游也修築了城堡。我們長期與俄國人作戰,俄國人野戰很弱,但城堡非常難對付。有些哥薩克,是俄國人的幫兇。也有一些哥薩克,是我們的盟友,跟我們一起打俄國人。”

跟土爾扈特部為敵的哥薩克,主要在伏爾加河流域活動。

跟土爾扈特部結盟的哥薩克,主要在頓河流域活動。

阿玉奇繼續說道:“我在來南京的路上,聽說陛下也在跟俄國開戰。蒙古人的根在中國,蒙古人願為陛下做先鋒,在額濟勒河跟蒙古人不死不休!”

這話說得有趣,趙瀚差點就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