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業發展思路,就是放寬市鎮工業用地。
這個政策,必定會被某些人鑽空子,在鄉鎮附近變相的兼併土地。任何政策都是這樣,根本無法避免,只能加強相關方面的監督,雖然肯定是監督不過來的。
具有區位優勢的城市,具有區位優勢的市鎮,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下,遲早會脫穎而出。
區位優勢,包括交通、資源、人力等等。
就像南京西邊的江寧鎮,具體地址,大概在後世的南京市區與馬鞍山市區之間。看似兩不著,但它背靠長江,還有一條小河從雞籠山流過來。目前已經承接南京的剩餘紡織業,只要放開批地的口子,紡織業必然迅速興旺,形成一個紡織業大鎮。
它會跟南京搶奪各種工業資源,剛開始肯定互相干擾。但等到技術足夠了,資源也有剩餘了,交通工具發展了,就會跟南京連成一片,共同形成環南京紡織工業帶。
更明顯的是在江南,比如無錫的高橋鎮。目前還只是個水運小鎮,但它位於兩條運河的交匯處。一條運河連通嘉興、吳江、蘇州、無錫、常州、丹陽、鎮江,另一條運河連通江陰匯入長江。另外還有兩條河,可以連通太湖,周邊全是產棉區,一旦放開批地,工業區位優勢立即就來了。
江南有很多這樣的小鎮,滿地開花,互相競爭,刺激著紡織技術進步,最終養蠱式的分出勝負,市場和資本會自動調節,磨合形成工業配套。比如一些小鎮,以紡紗為主;一些小鎮,以織布為主;一些小鎮,以染布為主。各個小鎮聯合起來,大工業生產的條件就有了。
到目前為止,有且只有江南能達到這種程度,缺的只是技術進步而已。
蘇、松、常、湖、杭、嘉六府,大概是當今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市鎮遍地扎堆,而且都有手工業基礎,還有複雜的水網相連。
……
印度莫臥兒帝國,孟加拉灣,胡格利港。
中國棉紡織業的加速繁榮,已經明顯影響到這裡。
幾十年前,胡格利並不由莫臥兒皇帝直轄。在戰亂中逃亡的印度各族百姓,匯聚在此形成眾多社群。葡萄牙人也形成兩個社群,最後合併為一座城市,甚至還修築了葡萄牙城牆。
這裡並非殖民地,而是租借地,性質跟澳門類似。
由於葡萄牙納稅豐厚,地方官員樂見其成,雙方相安無事好幾十年。
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崇禎初年。
剛繼位不久的崇禎,面臨著陝西大旱。也是那時候繼位的沙賈汗,則面臨著莫臥兒大旱。大明王朝和莫臥兒帝國,幾乎同時出現大面積嚴重旱災——小冰河期氣候異常,真的誰都不能倖免,當時的日本和朝鮮也鬧饑荒。
莫臥兒帝國連年災荒,人相食,許多村落集體滅絕。
內憂還伴隨著外患,剛剛登基的沙賈汗,拿到了跟崇禎一樣的劇本。帝國西部出現叛軍,德干高原的蘇丹國也在鬧事,更西邊還要跟波斯帝國打仗。
於是,繁榮的胡格利港被盯上,葡萄牙這頭肥豬可以開宰了。
師出當然必須有名,沙賈汗也給葡萄牙人安了罪名:販奴和傳教!
事實上,莫臥兒帝國自己就販奴,並且早就同意了葡萄牙傳教,葡萄牙這次是真的被無端扣帽子。
一萬大軍、四百艘戰艦、大量戰象和火炮,浩浩蕩蕩殺向胡格利港。而城內的葡萄牙人,只有不到三百士兵,以及1500多平民和傳教士。
這麼懸殊的兵力,莫臥兒大軍依舊無法攻破城牆,一直圍到葡萄牙人彈盡糧絕。
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取得了“輝煌勝利”,但似乎並不怎麼高興。僅僅過去一年,莫臥兒就主動向葡萄牙示好,不但釋放全部俘虜,還特批大量土地給葡萄牙人重建社群,甚至給予葡萄牙人17項商業和宗教特權。
為啥這樣?
因為趕走了葡萄牙人,糧食一粒沒搶到,戰利品還不夠負擔戰爭開支。而且國內的貨物,無法從孟加拉灣運走,不但失去了葡萄牙人繳納的商稅,還導致國內大量手工業者失業。一場大勝,打得莫臥兒經濟雪上加霜。
把葡萄牙人請回來三年,胡格利港恢復太慢,沙賈汗非常惱火,再次把葡萄牙人趕走,把相關土地全部承包給荷蘭人。
荷蘭人經營港口二十年,如今終於再度繁榮。
但荷蘭人太過囂張跋扈,沙賈汗覺得英國人不錯,於是同意英國在胡格利建立貿易點。
棉布紡織,是莫臥兒帝國最重要的行業,沒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