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如鶴回京之後,三天兩頭被召進宮裡。不是趙瀚本人召見,就是費氏姐妹相請,在外人看來自是恩寵至極。
這天,太子趙匡桓在文華殿讀書,趙瀚帶著費如鶴親自來督學。
對於這個舅舅,趙匡桓感覺有些陌生,但又對其威名如雷貫耳。他的同學當中,也有頗多費大都督的崇拜者。
黃宗羲正在講《三原論》,眾官看到皇帝來了,皆欲起身拜見。趙瀚卻抬手製止,讓他們不要亂動,教學活動繼續進行。
包括黃宗羲在內,大家都有些緊張,趙匡桓更是忍不住多次回頭看。
“心無旁騖!”
還是黃宗羲最先冷靜下來,用戒尺敲打桌面,提醒太子爺不要頻頻走神。
上課上到一半,有個中書舍人來了。他沒有獲准入內,又不能隨意走動,只得站在門口一直苦等。
直至放學,閒雜人等,都獲准離去,趙瀚才說:“進來吧。”
趙瀚過去坐了主位,太子和費如鶴,坐在兩邊的下首位。黃宗羲、胡夢泰、李顒,以及聞訊趕來的張岱,全部稀裡糊塗的依次落座。
“臣範必英,拜見陛下!”
中書舍人趨步上前拜見,接著又向太子等人見禮。
趙瀚指著此人介紹:“這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十八世孫,名必英,字龍仙。”
趙匡桓和李顒都肅然起敬,朝著範必英拱手致意。
趙瀚笑著對張岱說:“張卿認識他吧?”
張岱回答說:“回稟陛下,臣與其亡父是故交,臣也曾多次到範園做客。”
趙瀚又問範必英:“你可知,朕招你來此處是何意?”
範必英忐忑道:“臣實在不知。”
趙瀚掃視眾人,說道:“江蘇布政使徐穎,下令全省清查田畝,又鼓勵百姓舉報破壞田政之舉。近日,徐佈政又上了一封密揭,說有數十範氏子弟,聯名舉報範氏族長,以義莊的名義強行收走私田。當初分走範氏義莊的農民,每人都必須拿出一畝好田,聚少成多重建範氏義莊。”
範必英面露驚駭之色,連忙跪下辯解:“陛下容秉,先父亡故已然十載。即便在世之時,也從不過問族內事務。先父雖出身範氏主宗,但家境早已破落,不得已甚至做了……贅婿,為官之後才恢復範氏本姓。”
趙瀚冷笑:“這次侵佔民田為範氏義莊,就有你兩個兄長的份。他們仗著你父親生前的名聲,在鄉間到處串聯倡導,把不肯交田的範氏子孫,都斥為數典忘祖之輩!”
範必英嚇得渾身癱軟,差點沒當場昏死過去。
趙瀚一臉陰沉道:“徐佈政正待查處此事,命令剛下達到吳縣,地方官員就壓著不辦,反而還寫信勸徐佈政收手。吳縣那些讀書人,聚集上百人之多,聯名向徐佈政施壓。說什麼範氏義莊,是吳縣的文脈脊樑,萬萬不能輕易譭棄……”
趙瀚隨即問範必英:“徐佈政在密揭裡說,這件事他打算嚴懲,殺一批,關一批,流放一批,革職一批。你覺得這樣處置是否妥當?”
範必英硬著頭皮回答:“極為妥當,破壞田政之人,該當嚴懲不貸!”
趙瀚又問趙匡桓:“太子覺得呢?”
趙匡桓心裡已經明白,父親選在文華殿處理此事,是要親自給他示範如何治國。當即說道:“父皇,孩兒不知此事原委。諸位先生都教導孩兒,治國應當謹慎,不知前因後果,不可輕易做出決策。那範氏義莊,究竟為何物?”
趙瀚對兒子的回答非常滿意,目光投向張岱:“張卿給太子說說,範氏義莊為何物?”
張岱起身陳述說:“范文正公第三次被貶時,在家鄉吳縣置地千餘畝,設範氏義莊救濟宗族貧困之人。又在義莊設立義學,教導宗族貧寒子弟讀書,便是異姓貧寒子弟也能讀書。範氏義莊從設立至今,已有五百年之久,歷經宋、元、明三代而不衰。在我大同新朝分田之前,範氏義莊已有數千畝地,為天下義莊之典範。”
趙瀚問兒子:“你覺得如何?”
趙匡桓回答:“父皇,孩兒認為這是好事,但破壞了田政實屬不該。”
“那朕就來說說,這個天下義莊典範,這個吳縣的文脈脊樑,五百年來是怎麼運作的,”趙瀚掃視眾人,視線相觸者,紛紛低頭躲避,“范文正公,設立義莊自出於好心。可他的次子,比他本人官做得更大,大肆收買民田,擴大範氏義莊的規模。還從宋朝皇帝那裡,弄來各種褒獎,弄來各種賦稅減免,範氏義莊幾乎就是不交賦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