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元汴、項篤壽兄弟倆,跟隨女官走進紫禁城,一路眼觀鼻、鼻觀心不敢亂看。
沒有經過三大殿,而是繞去乾清宮東側的皇家藏書樓。
他們面聖的廳堂並不大,皇帝今天休息,正坐在那裡讀書,讀的是前段時間從北京運來的藏書。
看到廳中坐著一男子,項元汴只覺威嚴無比,還沒看清長相就連忙低頭。
“小民項元汴(項篤壽),拜見陛下!”二人並肩作揖。
趙瀚抬頭笑道:“坐吧。”
兩個女官把椅子搬來,兄弟倆說道:“謝陛下!”
趙瀚問道:“聽說你們有詩仙真跡?”
項元汴又立即站起,解下背後的長袋。那袋子被侍衛檢查過,確認是卷軸之後,便讓其自己帶進來。。
李香君走過去,小心翼翼接過,擺到趙瀚案前徐徐展開。
趙瀚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欣賞李白的書法,而是去看周圍的印章和題字。
密密麻麻,到處都有。
還好,乾隆的題字和印章不在,看起來明顯清爽得多。
歷史上,乾隆一人就蓋了一堆,而且有兩方皇帝寶印特別大,他一個印章的面積,相當於別人好幾個。他自己當皇帝時蓋一個,做太上皇時又蓋一個,而且還排列整齊,擠在那裡生怕別人看不到。
此時此刻,欣賞著宋徽宗的瘦金體和印章,趙瀚突然也有一種衝動,想把自己大印往李白真跡上面懟。
“你們要把這幅字獻給朕?”趙瀚抬頭問道。
項元汴再次站起,拱手說:“此等奇珍,小民不敢貪戀,惟聖明天子方可得之。”
趙瀚笑道:“朕不是巧取豪奪之輩,也不能給子孫開這個先例。若民有寶物,便去佔為己有,如此豈非壞了規矩?跟江山社稷比起來,詩仙真跡算不得什麼。”
“陛下聖明!”
項元汴驚疑不定的同時,又對這位皇帝敬佩不已。
他是前些年獲得《上陽臺帖》的,當時浙江大旱,有破家之人拿來賣給他。當項元汴見到此貼的第一眼,心中貪念便油然而生,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據為己有。若是跟對方談崩了,便謀財害命都得拿下!
想起自己當初的心思,再對比眼前皇帝的淡然,項元汴頓時感慨不已。
難怪別人能做皇帝,而自己只能仗著家財搞收藏。
項元汴繼續說道:“陛下,此非巧取豪奪,而是小民真心進獻。流賊為禍西北,韃子肆虐遼東,全國災荒瘟疫橫行,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是故有聖天子降世,一掃濁氣,抵定乾坤,而萬民安居樂業也。每思及此處,小民便景仰莫名,欲獻寶物而聊表敬意。”
“你倒是會說話,”趙瀚笑道,“你家藏書眾多,當為地方大族,被分走不少田產吧?”
項元汴心中一驚,隨即說道:“陛下,小民也日夜拜讀《大同集》,知道分田乃我大同新朝之國策。世家豪強聚斂田產無數,而窮困百姓身無立錐之地,如此便是禍亂天下之源。陛下分田,是為百姓計,亦是為大族計。若不分田,大族田產再多,遇到流寇起事,亦不過身死族滅也。小民雖被分走數萬畝田產,但並不嫉恨陛下,反而認為陛下是小民的救命恩人!”
趙瀚哈哈大笑:“好一副伶牙俐齒。”
項元汴說道:“非伶牙俐齒也,此真心實意也。”
趙瀚覺得此人很有趣,微笑道:“朕已知你心意,但確不可開此先例。一來子孫可能會效仿,巧取豪奪民間財物;二來天下之人,或會出現許多幸進者,都想進獻寶物來換取富貴。”
項元汴猜不透趙瀚的心思,連忙說:“陛下所言甚是,聖天子目光之長遠,非小民所能及也。”
趙瀚仔細想了想:“這樣吧,今年皇室內庫頗有節餘,這幅詩仙真跡便用一萬兩收下。此無價之寶,一萬兩也嫌不夠,你可再提一個請求。記住,不可求官,不可求爵,不可請田。”
項元汴仔細看皇帝的表情,覺得沒有在騙自己,於是說道:“君之命,不敢辭。小民有一幼子,今年八歲,聽聞皇城小學皆大賢授課,請陛下恩准小民之子讀此學校。”
這個要求很合理,反正皇城小學,全是有背景的孩童在讀書。
趙瀚說道:“提醒你一句,莫要後悔。皇城小學,每年都要歲考,學習落後之人,是會被勒令退學的。你那幼子,可能只讀一年,就會被勒令離開學校。”
項元汴說道:“小民能將幼子送進皇城小學,與皇子同習聖人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