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平定西南的時候,也沒有趕盡殺絕。只要願意歸順投降,都能撈到土司職位,變成擁有一塊地盤的土皇帝。
可這些大同軍,非但連土司都不給做,還要奪走他們的田產,分給各族底層農民,憑什麼讓他們投降?
又過數日,俍兵探子回來報告:“漢軍要進山了!”
岑察立即親自走出溶洞,帶著精兵打探敵情,然後再選擇設伏地點。他要一仗把大同軍打痛,然後請求投降,請求給個土司做做。
大山的另一頭,三千大同山地營,同樣躲在溶洞裡隱藏。
一個俍兵打扮計程車卒,快步跑進洞中:“赤將軍,秦將軍,賊兵冒頭了,已經打探到他們的藏身處!”
“今晚夜襲!”赤虎臣站起來說。
第十三師的山地營,編制其實是兩個團。而帶兵將領赤虎臣,職務卻是少將旅長。副將秦拱明,職務則是上校團長。
以赤虎臣的資歷,其實是夠格做師長的!
他原屬江西總督朱燮元的親兵,接著又做了趙瀚的親兵,最後帶著兩千藤甲軍,跟隨張鐵牛出征湖南,一路從湖南殺到廣東。
而且,赤虎臣在黃么手下當過兵,他的藤甲兵就是黃么整編的。
只從“少將旅長”就能看出,赤虎臣肯定有嚴重缺陷。立功無數,犯錯也多,文化水平不如小學生,而且根本就不願認真識字。
至於秦拱明,則是秦良玉的外甥,早在天啟年間,就當上大明的副總兵,如今已經快要五十歲了。
他調來廣西,是傳授白桿兵的山地戰法。奇襲成都之戰,他也屬於副將,帶著白桿兵翻山越嶺,如神兵天降直驅成都城外。
赤虎臣、秦拱明兩人,帶著部隊繞山而過,從反方向攀爬山壁。
只見數十個山地兵,脫下藤甲和鞋子,如猿猴一般在峭壁攀登。在半山腰找到穩固的樹木,便將長槍綁起來,然後槍頭槍尾相連,一直延伸到山下。其餘士卒,順著長槍晚上爬,根本不把峭壁放在眼裡。
轉眼之間,三千人就登山成功,沒有一個失足掉下去。
岑察的數千俍兵、瑤兵,白天去設伏點佈置,搬抬滾石、滾木之類。由於大同軍主力還在山下,並沒有真正進山,他們夜裡又回來溶洞休息。
毫無防備!
因為他們的藏身地非常隱秘,根本沒想到會暴露,更沒想到大同軍已經摸過來。
就連負責放哨的俍兵,都一個個在打瞌睡。
接連幹掉幾個哨兵,直至溶洞外幾丈距離,才終於有放哨俍兵驚醒,趕忙拿起竹哨瘋狂吹響。
溶洞塞幾千兵很擠,更何況還有糧草物資,因此普通俍兵都沒帶家屬。
岑察卻是帶了家屬的,正摟著小妾睡覺。
聽到哨聲,岑察慌忙爬起,洞外已經傳來喊殺聲。
岑察拿起兵器大呼:“殺賊,殺賊,衝出去!”
這些俍兵是真的猛,雖然士氣低落且瀰漫,遇到夜襲居然真的衝出去殺敵。
岑察卻打算逃跑,溶洞四通八達,往裡走還有出山之路。他帶著妻妾兒女,慌不擇路的往反方向跑,由於沒打火把,連續摔了好幾跤。幾個妻妾更是狼狽,有個小妾崴腳跑不動,直接被岑察遺棄在那裡。
“投降不殺!”
身為此次夜襲的主將,赤虎臣根本就不稱職。他刺死哨兵之後,一個人衝得飛快,身邊只跟著十多人,其餘部隊都被撂下了。
反而是副將秦拱明,在負責組織進攻。
好在俍兵雖然勇猛,但畢竟是被夜襲,完全沒有組織度可言。他們完全憑藉血勇,亂七八糟的往洞口衝,而且黑燈瞎火搞不清狀況。
赤虎臣帶著十多個手下,率先衝進溶洞,看到敵人就刺,一連挑翻好幾個。
他也是標準的軍中槍法,不好看,卻實用,而且只會最基本的幾招。但是,赤虎臣的槍法,卻遠比吳勇威猛,力道更不可同日而語。
衝過來的俍兵越來越多,赤虎臣怡然不懼,穿著藤甲繼續衝,最後孤身殺入俍兵堆裡。
“垌主跑了,垌主跑了!”
溶洞身處,傳來俍兵絕望的呼喊聲。
正在奮勇廝殺的俍兵,終於開始士氣崩潰,紛紛跪地請求投降。
一路喊著“投降”不殺的赤虎臣,卻又連續手刃好幾個降兵。直到確定敵人是真降了,這才繼續往前衝,身為主將,他竟要孤身去追逃跑的敵將。
然後,這貨迷路了。
因為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