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
還沒離開古吉拉特,他們就遇到一次宗教衝突。只見幾個土邦王公,帶兵襲擊清真寺,衝到寺廟裡見人就殺。
有皇太子坐鎮古吉拉特,印度教王公開始飄了,這些年不斷襲擊綠教徒。
北邊的情況還更復雜,一向崇尚和平,從不捲入政治的錫克教,幾十年前竟然參與皇位之爭。同時,摒棄純宗教團體宗旨,堂而皇之的向錫克教徒收稅,公然挑戰政府的職能與權威。
白天目睹了宗教爭端,傍晚用餐之時,張瑞鳳召集隨行文武開會。
張瑞鳳問道:“護送我們的騎兵如何?”
隨團的皇帝親衛首領鄭大用說:“極為精悍,從兵甲來看,不輸給我們的驍騎兵。這些騎兵,穿的是鎖子板甲。腰腹部位為板甲,其餘部位是鎖子甲。他們的騎槍,跟我軍驍騎兵的騎槍大同小異。究竟戰力如何,還得打完才知道。”
莫臥兒的近戰騎兵,風格屬於大雜燴。
盔甲是鎖子甲和板甲的複合體,既有蒙古彎刀,也有歐洲十字闊劍,靴子又屬於蒙古風格。
領兵上岸的海軍將領施琅說:“我見這位皇太子,手底下還有火器部隊。用的是火繩銃,不如咱們的燧發銃,軍容還算比較威武。不過,這些畢竟是皇太子的軍隊,或許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真正打仗的時候,還得看普通部隊計程車卒如何。今日路過的城池,守軍便頗為不堪,就像前明的官軍一樣散漫。”
祿天香突然開口:“金吉國王送的兩個侍女,我跟她們交流過。據她們說,這裡的綠教和印度教經常互相屠殺。皇帝、國王和貴族領主,多信奉綠教,底層賤民也有很多信綠教。土邦王公和各種姓平民,卻基本信奉印度教。真要開戰,可挑撥信徒,印度各邦國必然內亂。”
“娘娘此言有理。”張瑞鳳點頭說。
祿天香出海之後,一直話不多,但整天都在讀軍校教科書,同時觀察海軍如何運轉,觀察陸地行軍時如何紮營。
張瑞鳳說:“我聽說莫臥兒有四個皇子,全部被外放為總督。不但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甚至可以自行收稅,幾乎等同於國中之國。而這位皇太子,又信奉印度教,一旦莫臥兒皇帝病死,其餘幾個皇子必然生亂。到時候,恐怕要打作一團囉。”
這語氣,有些幸災樂禍。
一個鴻臚寺右少卿,剛剛來印度不久,便精準的猜到未來局勢,留下來給某位皇子做軍師都夠格。
莫臥兒皇帝看不明白嗎?
當然明白,但年老體衰,很多事情力不從心,只能不斷給皇太子賦予權力,讓其他幾個兒子不敢輕舉妄動。中國使節團抵達阿拉格的時候,莫臥兒皇帝就又病倒了。這老傢伙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習慣性病倒,而且每病倒一次,皇太子的總督職位就增加一個。
在阿拉格住下,足足等待半個月,皇帝沙賈汗才下令召見。
王宮裡,沙賈汗強打起精神,但看起來依舊很虛弱。
沙賈汗說道:“我從英國商人那裡,聽說過中國皇帝的故事,他讓我想起我的祖先、莫臥兒的開國皇帝。都是很年輕的時候,率領軍隊跟強敵作戰,最終建立了一個國家。這樣的人,我非常佩服,也很願意跟他做朋友。這幾十年來,我滅掉了四個國家。就連西邊的波斯人,也不是我的對手,被我打得節節敗退。波斯人的皇帝,不配跟我交朋友,但中國皇帝有那個資格。”
這番言語,雖然大致屬實,但也有吹牛逼的成分。
沙賈汗窮兵黷武,軍隊擴張四倍,國庫早就被打空了。缺錢到什麼地步?打跑葡萄牙之後,發現貿易利潤下滑,居然主動把葡萄牙人請回來做生意。
一來國庫空虛,二來皇帝老邁,波斯人正在趁機反攻。
就在兩年前,波斯大軍東征,一舉奪回阿富汗重鎮坎大哈。對此局面,沙賈汗只能選擇接受,他已經無力跟波斯打仗了。
張瑞鳳拿出一封信件:“我國皇帝陛下,也久仰莫臥兒君主威名,因此親自寫了一封信。”
侍者接過信件,躬身交給沙賈汗。
沙賈汗當場把信拆開,趙瀚的手書使用漢字,卻已讓人翻譯為波斯文字。
書信的大致內容有三:
第一,久仰莫臥兒皇帝,願意交個朋友。
第二,中國和莫臥兒,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莫臥兒開國皇帝巴布林,其先祖為中亞霸主帖木兒,帖木兒又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而漢人和蒙古人都是炎黃子孫。所以中國皇室,跟莫臥兒皇室有著共同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