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裡找異性結婚。至於土地,只能繼續開荒,反正會教他們如何耕作。
至於俘虜的婦孺,孩子被各家領走。孩子如果有媽,其母親也被一起領走。剩下的女人,被集中安置起來,短期內不敢讓她們自由行動。
鄧有璋獨自坐在河邊,失神的望著落日。
他也很不適應這種情況,總感覺自己變成了土匪。而且,他的壓力比別人更大,因為他是這裡的首領。
“得找點事做,不然我快瘋了。”李羅生不知何時來到他身後。
鄧有璋問:“你想做什麼?”
李羅生笑道:“我可是小學畢業,正經拿了畢業證的。我想建學校,也不需要教室,也不需要紙筆。就是每天把孩童叫來,教他們讀寫和算賬,給我平一塊空地就行了。”
鄧有璋說:“這主意好,我可不想自己的兒女,今後整天說一嘴的鳥語。”
這一年的時間,漢人和土著相互影響,彼此都學會了對方的日常用語。就算腦子最笨的土著,也會說“吃了沒”、“過來”、“耕田”、“媽祖”、“成親”等詞句。
李羅生繼續說道:“咱這麼搶掠人口,也不是個辦法。而且此地不適合建城,得找一處更好的。”
更好的地方,確實有,而且很快就找到了。
但那裡早就有主人!
一條從高原流出的大河,在入海口處形成天然良港。沿河定居著很多部落,河流沖刷出的三角洲,甚至出現了土著的城市——那是博伊納王國的首都,也可以說是博伊納部落的駐地,距離漢人們的村落有近一個月路程。
博伊納王國,是一個部落聯盟。
博伊納部最為強大,其餘部落宣誓臣服,定期會給首領上貢。同樣是三級統治體系,貴族、平民和奴隸,奴隸都是到北方草原抓捕的。
島上的遊牧民族很慘,種不出什麼糧食,又沒有騎兵這種神器,一直都被農耕民族摁著欺負。
“已經打探清楚了,南邊那條大河,沿岸住著很多部落。靠海的地方,河邊有個大部落,還修建了土石城牆。城牆比人高不了多少,就是土著很多,得動用火器才行。”
“回來的路上,又遇到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很友好,沒有攻擊我們,還跟我們交換了禮物。”
“這個部落可以結交,發展成咱們的附屬。”
這次交換出的禮物,又壞事兒了。
部落首領拿著棉布,跑去博伊納部上貢,請求獻上棉布之後,減少今年的糧食進貢。
博伊納部的首領,或者說博伊納國的國王,見到棉布非常高興,於是詢問棉布的來源,很快就打聽到漢人村落的位置。
國王以為棉布是漢人村落的土特產,立即派遣五百大軍,由自己的兒子親自統率出征。
倒不是想把漢人的村子滅了,而是打算征服這裡,讓漢人每年進貢棉布。
五百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全部使用銅製兵器。沿途還拉上幾百部落僕從軍,抵達漢人村落時,兵力已經超過一千人。另外,還有幾百個奴隸,身份都是運糧輔兵,使用木矛作為武器。
這些奴隸很聽話,都是養了好幾代的,是可以擁有家庭的世襲奴隸。
王子名叫哈魯,穿著一套皮甲,腰上插著銅匕首,主戰武器是一把銅製木柄長矛。
而且裝飾極為誇張,頭盔還插著彩色羽毛,就跟開屏的孔雀差不多,也不怕自己成為戰場的攻擊目標。
走到距離漢人村落幾里地的河谷,突然山頭上冒起滾滾濃煙。
“有山火?”哈魯王子非常疑惑,完全不知道啥叫狼煙。
他帶著部隊繼續前進,而鄧有璋那邊,已經在吹號聚兵了,所有男人都從農田裡緊急歸隊。
鄧有璋非常鬱悶,他還打算窩在山溝裡種田,哪曾想莫名其妙就惹來敵人。
村子外圍,已經建起木牆,其實就是一圈防備野獸的木籬笆。
派四十人繞去山上埋伏,鄧有璋帶領剩下計程車兵守村,三門從船上搬來的火炮也被拖出來。
哈魯王子帶兵來到村外,居然沒有立即進攻,而是派人過來喊話。
“我們是神王的軍隊,天空之下,陸地之內,都是神王的土地。你們必須效忠神王,立即交出十個男人、十個女人,作為效忠神王的奴隸。還有這種布……每經歷一次雨季,你們要交出足夠的布,作為效忠神王的貢品……”
這貨說了一大堆,某些特殊名詞,鄧有璋根本聽不懂。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