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
李香君換上一身儒衫,跟背劍士子站在一起,翹首眺望遠方江面。
聽說趙天王要來。
趙瀚是從鎮江過來的,南京投降之後,鎮江跟著投降。投降的官兵,苦苦等待數日,才終於等來大同士卒接收城池。
這才叫望風而降,因為趙瀚的軍隊,當時離鎮江還遠得很。
“來了,來了!”
南京軍民大喊,今天前來圍觀的真不少。
身為南京吏部尚書,降官暫時都歸甄淑管理,負責協助維持南京城內外秩序。
甄淑今年七十歲,出身大地主家庭,年輕時卻以清苦著稱。他赴京參加會試,不帶奴僕,不乘車馬,步行兩個多月到京城,沿途趁機觀察各地民情。
他在地方為官,懲治豪強,勸耕農桑,政績卓著,因此被升為京官。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頭扎進黨爭旋渦,蹉跎歲月幾十年,除了依舊清貧節儉,甄淑已變成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模樣。
站在碼頭最前方的,是近幾日抵達的大同官吏。
甄淑看著那些官吏的背影,突然生出羨慕之情。這些官吏都很年輕,皆在四十歲以下,有的甚至不滿二十歲。
多美美好的青春年華,而且可以專心做事,不必捲入黨爭而無法脫身。
我若能年輕四十歲該多好?
甄淑眼眶溼潤,他也不知在哭誰,反正就是想要落淚。
船隊駛來,靠岸停下。
一群親衛率先下船,接著趙瀚闊步而下。
“拜見總鎮!”大同官吏作揖行禮。
甄淑帶著許多降官,下意識的要跪,卻又想起叮囑,這位趙天王似乎不喜歡跪禮。
“趙天王萬歲,萬萬歲!”
大量士紳百姓跪下,部分降官跟著跪拜。
甄淑也只能跪拜,別人都跪了,若是自己不跪,豈非要被趙瀚給記住?
他年輕時骨頭很硬,但年老了難免缺鈣,幾十年的黨爭生涯,早就已經失去堅定意志。
李香君踮起腳尖張望,及至趙瀚走近,她終於看清楚長相。
由於天氣炎熱,趙瀚穿得非常寒磣。
苧麻織成的夏布衣裳,說白了就是麻布衣。雖然是為了涼爽透氣,但跟他的身份相差太遠,乍看還以為是哪個貧家子來了。
此時此刻,沒人敢嘲笑趙瀚的穿著,反而都覺得趙天王真是儉樸。
趙瀚微笑抬手:“大家快快起來,太陽曬得地面發燙,莫要燙壞了膝蓋。”
無數百姓陸續站起,都感慨趙天王仁善,居然擔心他們膝蓋燙壞了。
南京的夏天,真他媽熱。
趙瀚僅穿一件麻布衣,背心都已經汗溼,只想趕快找個陰涼地方休息。
侯方域混在人群當中,偷偷觀察。
趙瀚此刻的形象,跟侯方域想象中完全不同。他已經聽說趙天王很年輕,但該是留著絡腮鬍子的大漢才對,沒想到竟然連鬍鬚都沒留。
即便是在江南,剃光鬍鬚的年輕人也很少。
“這南京城,可真高!”鄭森仰望著城牆驚歎。
“是啊,真高。”李漁也是第一次來南京。
南京城牆,最高的地方有20米,最矮的地方也有14米。
鄭森跟隨隊伍,邁過寬闊厚實的城門洞,心中升起難以言說的豪情。
馬士英、阮大鋮早已罷官,他們都在南京閒住。此刻也只能混於人群中,心中那是非常焦急,不知如何才能面見趙瀚。
他們想直接做官,不願跑去當小吏。
趙瀚被引去魏國公府,徐家在南京有十多處園林,每座園林都耗資鉅萬而建成。
“魏國公一脈,可都處理了?”趙瀚問道。
“勳貴都未處理,只等總鎮親自做主。”方勝弘回答說。
方氏兄弟很早就帶著地盤歸順,哥哥如今在廣東做知府,弟弟直接被派來南京主持工作。
趙瀚說道:“那些勳貴,全部殺了都不會冤枉。不必浪費時間再審,男的全部送去挖礦,女的勒令其改嫁,孩童打散了送去各地濟養院。”
“是!”方勝弘回答。
趙瀚又說:“把大同社士子都叫來。”
這些大同社士子,相當於地下黨,趙瀚每到一地,都會親自接見。
“拜見總鎮!”一下子進來三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