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的這些練兵專案,有些被趙瀚保留下來,有些被趙瀚增加改動內容。
引體向上啊,俯臥撐啊,這些基都加進去了,並且主要用於懲罰。將動不動就打板子,改成罰練俯臥撐、跑步之類。
“總鎮!”
李正帶著軍官前來拜見。
這個冬天,趙瀚再度擴軍。
增設西院軍5000人,由李正來統領。
增設騎兵2000人,由胡定貴進行訓練,盧象觀和劉坦公也會被扔去濟州島。
濟州島的戰馬實在太過垃圾,平均不到1米22的肩高,暫時只能編練騎馬火銃兵。
增設上海水師,從鄭芝龍那裡,低價買了六艘戰艦。鄭芝龍的部將洪旭,帶著少量水手投靠過來,負責統兵並訓練海軍。給他配些宣教官,士卒也是上海地漁民,不怕上海水師變成洪旭的私人武裝。
如此,趙瀚麾下的正規軍,兵額總數達到三萬五千多人,其中陸軍人數為二萬九千人。
茅元儀上前拱手:“拜見總鎮。”
趙瀚還禮道:“可還住得慣?”
“一切順心。”茅元儀笑道。
茅元儀終歸還是降了,估計不會再酗酒早死。
軍事研究員而已,連軍事理論家都談不上。不可能讓他過來統兵的,而是任職于軍務司,負責總結改良同軍的各種軍事制度。
同時根據同士卒的訓練、陣戰之法,結合各部軍官的心得,正在編撰最新版的《步軍操典》。
之前也有《步軍操典》,而且是趙瀚親自編的。有些內容很先進,有些內容不切實際,每年都會酌情進行刪改。
一炷香功夫過去,幾千新編的正規軍,還在那裡站軍姿。
趙瀚問打算從軍的盧象觀:“我之士卒如何?”
“不動如山,真強軍也!”盧象升為之感嘆。
前幾天下過雪,校場邊還有積雪未化,隨意站著都覺得雙腳發僵,更別提昂首挺胸列陣站立。
趙瀚對士子們說:“這些都是新兵,上個月才編練集訓。”
新兵個鬼,全是操練三年以上的農兵,只不過剛轉職為正規軍而已!
今年還裁撤了一批正規軍,年齡超過35歲,職務卻在什長以下(包括什長),全部退休回家正常工作。發給他們一些退伍費,各城市的派出所優先聘用,也就是很容易應聘當警察。
不說別的,只論年齡,35歲以上的兵都不要,這兵員質量足以傲視全球。
這麼說吧,哪天要是跟滿清打起來,某座城池被韃子軍隊偷襲,全城的警察就能組織百姓防守。
軍姿訓練結束,又走了一陣佇列,這些士卒開始走動休息。
活動身體之後,綁著沙袋小跑熱身,接著又是器械訓練,火銃兵則在練習射擊。
這些來參觀計程車子,雖然基屬於門外漢,但精氣神他們卻能辨別。僅那操練時的吼叫士氣,就能碾壓明官兵,難怪趙天王一直打勝仗。
趙瀚手下的那些將,黃么、李正、江山、江良、劉柱和黃順,全都來自同一個小鎮(及隔壁村)。
一個普通小鎮,真能出那麼多將才?
靠著士兵,一直打勝仗而已。勝仗打得多了,經驗就變得豐富,統兵能力也練出來。
歷代開國君主,似乎家鄉都是一堆牛人,其實也是這麼來的。武將如此,文臣同樣如此,他們可以不斷成長進化。
看看新中國的那些將軍縣吧,排名前五的縣,只算開國之初,總共出了272個將軍。
張岱悄悄對同鄉說:“莫要想著自家田產了,就這樣計程車卒,天下誰人能敵?便是遇到關外韃奴,怕也能戰而勝之,十年之內必將奪回遼東!”
趙瀚把這些士子帶來,就是要讓他們看看軍威,免得某些人心存不必要的幻想。
“唉!”
陳子龍暗自嘆息,這些強悍士卒,若能為明所用該多好,哪有這些年的丟城失地?
可轉念一想,白桿兵、戚家軍,也不可謂不強,還不是被文官武將給坑死了。這些強兵如果送給明,估計一年時間就得廢掉,因為肯定被剋扣軍餉,而強軍又都是用銀子喂出來的。
陳子龍問趙瀚:“總鎮,如此強兵,軍費幾何?”
趙瀚笑道:“每個士卒的軍餉,僅是關寧軍的七成。不過全部發放實餉,且每日伙食更優,正兵每天必見葷腥,這也是一筆開支。”
“每天必見葷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