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大同鎮大捷】(2 / 3)

小說: 作者:王梓鈞

張獻忠的機動作戰能力,讓趙瀚極為頭疼。

大同軍的超強士氣和紀律性,同樣讓張獻忠抓瞎。

彼此內心,都萌生出無力感。

對此,趙瀚只有一個強烈意識:多多買馬,趕緊擴建騎兵部隊,否則今後還要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

浠水河岸。

張獻忠臉色陰沉,他感覺這次回不去了。

近百里長的浠水河,每隔兩裡,就有幾條小漁船在遊弋。每隔五里,就有幾條小型戰船。

張獻忠的騎兵剛剛出現,河中小漁船就開始吹號,一條接一條吹響號令,附近的小型戰船立即開動。

他成功偷渡蘄水,卻很難偷渡浠水。

而在更西邊,尚有一條巴水。

三條河全部發源於大別山,由北向南流入長江。張獻忠若想帶兵返回腹地,就必須橫渡這三條河流,否則只能一頭扎進大別山裡。

張獻忠還就真鑽大別山了!

不鑽山還能咋辦?

不但自己鑽進大別山,還派人回去傳令,讓王復臣帶著真正的精銳也進大別山。

張獻忠的南路大軍,出征時有十萬士卒、二十萬民夫、糧食輜重無數。而今能夠逃進大別山的,只剩騎兵七千、馬隊五千、步卒一萬二千,其餘人口和糧食全部喪失。

騎兵和馬隊還好說,步卒一直在沿途逃散,能剩一萬二千人進山,已算王復臣統兵能力極強。

……

蘄水與其支流交匯處,從太湖縣過來的三千農兵,已經用土木、石塊搭建好簡易營寨。

王復臣帶著一萬二千步卒至此,早就已經軍糧殆盡,只能沿途搶劫山裡的窮苦百姓。這是孫可望治下的百姓,也沒剩啥口糧了,能有幾斤雜糧夠上萬人搶的?

眼見前方有大同軍的營寨,王復臣心驚膽戰,立即帶兵順著支流河谷向西北跑。

那個方向有一小鎮,名曰大同鎮。

幾百年之後,還會有個大同水庫,不過目前只是山中小湖泊。

李正率領部隊從南邊追來,一人雙騾,壕氣十足。

沿途見到一些山中民居,不但糧食被搶,而且往往全家慘死,敵人為了隱藏行蹤選擇屠村滅口。

這是張獻忠的地盤,他們屠的是自家村落!

一路見到百姓慘狀,僅被屠的村落就有三個,大同軍將士早已憋了滿肚子怒火。

僥倖逃生的百姓,看到大同士卒救治村民,立即從藏身地點跑出來,主動給大同軍充當山中嚮導。

“敵軍向西北逃竄了!”簡易營寨中的友軍提醒。

山中嚮導連忙說道:“將軍,咱們要快點追。過了大同鎮,前方有四條通道,到時候可就不好追了!”

“大同鎮?”李正喜歡這個名字。

山中嚮導說:“就是大同鎮,還有一個大同湖。”

李正哈哈大笑:“這名字吉利,該當大同軍在大同鎮殺敵破賊。全軍加速追趕!”

騾子奔跑的聲音,在山谷之中迴響。

大約追出兩裡地,兩個哨騎奔回:“李都督,前方敵軍列陣,估計南邊山嶺也有伏兵。”

“減速行軍!”李正立即下令。

王復臣也是沒有辦法,李正率軍騎著騾子追趕。除非他再次翻山越嶺,否則根本別想甩掉。

在翻山越嶺之前,必須把大同鎮搶了補給軍糧!

王復臣列陣的地方,是山谷的最窄處。

北邊是河,南邊是山,中間谷地寬約250米。

李正帶了八千人過來,其中一半是火銃兵。

下騾之後,先從另一頭騾子背上,拿出棉甲讓全軍都穿上。

接著,踏出整齊步伐列陣前進,並且分出兩千近戰兵,朝南排列應付山中可能出現的敵軍。

王復臣也把火銃兵列在最前方,他們的火銃五花八門,有張獻忠自己打造的火銃,有從官兵手裡搶來的火銃,也有明初使用的三眼銃。

5000雜牌火銃兵,對陣4000大同火銃兵。

雙方點燃火繩,一點一點靠近,三眼銃沒有火繩,還得手拿火摺子前進。

250米的寬度,根本無法排開。

大同士卒走了一陣,便不再往前,留在相對較寬的地帶,這裡的寬度足有一里多。

雙方對峙,都不再往前走。

王復臣有些著急,大同軍再往前一里地,山中伏兵就能殺下來包圍。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