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謀劃】(2 / 3)

小說: 作者:王梓鈞

,民心就不會向著趙賊,而是感念我們的恩德。”

“這是什麼鬼主意?”杜麟徵苦笑不已,“別說把田分出去,我便提出這個建議,族中父老就得把我逐出族譜。”

徐致遠也說:“是啊。我雖然負責經營家產,可也沒有資格,更無法說服族老。不到趙賊兵臨城下,沒人願意放棄田產。”

“我就隨便一說,”張溥笑道,“那就不管田產,復社今後倒向趙賊。復社之中,人才濟濟,十年、二十年之後,還怕不能在新朝立足?等哪天趙賊死了,復社再出來謀劃,按照咱們的法子治理天下!”

彭賓問道:“趙賊多大年齡?”

張溥說道:“似乎只有二三十歲。”

彭賓哭笑不得:“如此年輕,怕是我們死了,趙賊都還沒死。”

張溥搖頭說:“人會死,復社不會死。我的想法是,復社幫著趙賊奪取天下,慢慢在新朝站穩腳跟。與此同時,著書立說,講學收徒,把復社之思想傳諸四海。百年以後,你我早已作古,復社卻青春依舊。到那時,朝野上下,就算不是復社中人,也會被複社所影響,也會按照咱們的法子來治國!”

“此百年大計也!”徐孚遠興奮道。

這群人純屬異想天開。

大同會與復社的核心分歧,就是分家和分田。他們投靠趙瀚,等於完全妥協,雙方根本不會再有理念矛盾。

到時候,復社全都變成了大同信徒。

就算一百年過去,趙瀚已經死了,那時的官員,哪還有大同、復社之分?

無非就是大家的子孫後代,甚至是陳茂生的子孫後代,佔據高位之後想要得到更多。比如,廢除趙瀚定下的田政,打破每人最多擁有一百畝田的上限。

李雯提醒道:“復社中人眾多,一旦投效趙賊,肯定有人不願,復社就要土崩瓦解了。”

張溥解釋說:“所以,我只把諸位請來,咱們先達成共識。下個月,我就去南京,拜訪顧子方(顧杲)、陳定生(陳貞慧)、吳次尾(吳應箕)、黃太沖(黃宗羲)諸友。”

“他們會同意嗎?”彭賓表示懷疑。

張溥說:“先試探其一二。”

彭賓突然說:“既欲從賊,不可久待,吾願挾子前往江西。”

眾人啞然,無話可講。

張溥拍手道:“好,穆如便作前鋒大將,去江西為復社開闢一條路!”

“定竭盡全力!”彭賓朝著眾人作揖。

說得這麼大義凜然,其實都是扯淡。

彭賓雖然出身大族,但他自己屬於窮逼。

爺爺輩兒分家一次,他爺爺把家產敗光了!

到彭賓父親時,已經家徒四壁,甚至要靠祖母繡花織布補貼家用。

歷史上,清軍入關十多年,眼見南明已經徹底無望,彭賓終歸還是做了清朝官員。

此時此刻,彭賓不用那麼糾結,也不用再等十多年,趙瀚又不是什麼異族。他家裡無田可分,一畝田都沒有,投了趙瀚,反而還能得到田產!

他有一子一女,已經十多歲,皆能詩善賦,堪稱龍鳳。

他要帶著兒子去江西做官,女兒則才貌絕佳,能嫁給趙瀚固然極好,嫁給江西其他權貴也可以。

事實上,彭賓早有這個打算,只是抹不開面子。

現在張溥都要投趙瀚了,他還有什麼顧忌?

離開張家,彭賓對徐致遠說:“江西路遠,賢弟可否借一些盤纏?”

徐致遠隨身帶了些銀子,全塞給彭賓,問道:“這些夠用嗎?”

“足矣。”彭賓高興道。

這貨回到家中,說自己在南京尋了差事,把母親、妻子、兒子、女兒,一股腦兒的全部帶走。他怕出意外,乾脆全家去江西從賊。

大宅已經被爺爺賣了,現在只剩個小宅,連奴僕都請不起。

這種情況,簡直天生適合從賊。等他去了江西,估計混幾年之後,就全然忘了還有復社。

卻說徐孚遠、徐致遠兄弟,乘坐馬車回家。

路過青浦縣時,只見五個背劍士子,一人揹著一捆書,光明正大走進縣城。

那些書的封面,赫然露出《大同集》等字樣。

兄弟二人好奇,徒步跟隨片刻。只見五個背劍士子,已經來到縣學門口,見到生員就免費發放書籍。

一些生員面色驚恐,一些生員好奇翻閱。

不多久,知縣帶著衙役奔來,五個背劍士子立即開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