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純樸的心意(1 / 3)

為孃的人總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在面對自家孩子的問題上。李金鴿不敢說自己是多心細的人,但是相處一個多月下來,她也看出來了,這葉乘涼精明得緊,而且似乎還挺喜歡大壯的。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想了,但是葉乘涼有時候看大壯的目光讓她覺得有點兒睡不著吃不香。

自從葉乘涼到了家裡之後家裡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可是如果葉乘涼真的喜歡了大壯可咋辦?

李金鴿嘆氣的次數無形間就變得越來越多了。

葉乘涼本就是個通透的人,又哪裡會猜不出李金鴿心中所想,只是這時候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了。他對張大壯還談不上什麼情啊愛的,頂多是有些好感而已。張大壯虎背熊腰但人卻十分呆楞,心地又好,沒事逗一逗也是個樂子不是麼?至於以後會變成什麼樣,這就只有天知道了。沒準他真的會跟大壯過日子,也沒準他會搬出這地方,去更大的城市裡發展,這些誰又說得清呢?

不過這也都是些以後的事情,眼下麼,還是把錢賺到手再說吧,至少背的一身債得先還完。

&&&

雖說正是農忙時節,但是也有那家裡地少人多的,育完種之後有一段時間空閒,比如從家裡沒分出兩畝地的劉大同,還有一些其他人家的壯年,都在想著找些活幹,補貼家用。這一聽說張大壯家裡收柴,每天固定收好幾梱,便都來確定一番,看看是不是真有其事。

葉乘涼也不想鬧得一堆人坎了柴到他家來賣,到時候收不完也是個問題,便就讓劉大同幫忙找了兩個靠譜的人一起,柴麼,也不止收四梱了,每天收六梱,偶爾多些也是可以,但是打得一定要好,可不能參差不齊的燒著都費勁。

劉大同是實在人,又跟張大壯關係不錯,自然不會糊弄這些事情,便拉著兩個平日裡關係不錯的鄰居抽著空打柴,一般都是上午犁了地,下午在山上打夠兩梱柴順路帶回來。雖然一天幾個銅錢不算多,但是聊勝於無不是麼。

這日劉大同家的其中一個鄰居把柴送過來,便跟葉乘涼商量說:“阿涼小兄弟,你看今兒個我不要這柴錢,你給我換點糖行麼?家裡有孩子,我尋思著給她打打牙祭。”

葉乘涼一聽便說:“我當什麼事呢,那你等會兒,我這就去盛。”說罷直接去給盛出一碗來,約莫得有個半斤。雖說這裡的碗碗口不小,但是比較淺,所以其實裝不多些,但是抵柴錢肯定是綽綽有餘了。不過葉乘涼還是把柴錢也給了那人,說:“這糖也要不了幾個錢,柴錢你拿著吧,記得到時候幫我把碗送過來就行。”

鄉下人大多數還是樸實的,葉乘涼真覺得沒必要計較這點子東西。這些人厚道,得了好自然就會從另一方面回報。

葉乘涼猜的沒錯,那人道了謝回去的時候就在想,明兒個一定得把柴梱扎得更粗才行,他可知道這糖不便宜,要是一般人家哪裡會一送就送這一大碗,可見這葉乘涼也挺好相與的。看來得跟外面的人說說,這大壯家的糖做得成好吃,要買糖就上他家來買。

要麼說葉乘涼是屬狐狸精的呢,見幾人活幹得好,又得知家裡都是有孩子的,便付了柴錢的同時也給每人送了碗飴糖,包括劉大同家,想著平日裡給孩子們當個零嘴兒。

本來村子裡就幾乎是沒幾家能吃糖的,一般也都是逢年過個節的桌上見點甜頭,所以誰見了這東西都喜歡,因此葉乘涼的名聲在村裡是漸漸傳開了,得了好處的誰不誇上兩句?不過這糖一直是供不應求,再加上也不是家家吃得起,所以村裡真有人來買葉乘涼也賣不多少,多數還是送到司徒塵飛家的。

這日劉大同過來還碗,葉乘涼便把人請進了院子裡,尋思著跟劉大同商量些事情。如今這糖賣得越來越好了,原料用得也是越來越多。之前跟大壯去鎮上買的早就用光了,這幾天都是用的海青弄來的原料。不過海清說到底不是莊稼人,買這些經驗遠不及劉大同老道,有一批裡的麥子明顯半好半壞。還好麥子的用量本就是不多的,又是取芽,所以沒太多影響。但葉乘涼覺得這總歸不是個事,萬一哪天主料裡被摻了水咋辦?

而且之前因為沒地方放,每次也是買不多少,但如今有兩間屋子了,多買些也沒問題。

葉乘涼的意思是,不如就讓劉大同叫上那兩個打柴的人,到時候跟張大壯一起去鎮上多買一批迴來,至於牛車方面,肯定也是不白用,誰家出了車自然會多給上幾十個銅錢。家裡有牛的這會兒誰不拉到地裡犁地用啊?那買得起牛的家裡都不是地少的,不給錢人也不能幹。

李金鴿剛把碗刷洗了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