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小說:穿入聊齋 作者:男孩不逛街

出的優勢。

皇甫員外接著解釋道:“老夫雖然略有修為,卻也不敢去金山寺,必繞道而行。實不相瞞,金山寺中有兩件威能無窮的法寶,一為黎明塔,一為飛來鍾。別的不說,光是飛來鐘的鐘聲,老夫就聽不得,一聽必原形畢露,魂神受傷不可。”

陳劍臣哦了聲,看來這金山寺果然非同尋常,光是這兩件法寶,就足以用來鎮寺了,難道朝廷不向其下手,是有所顧忌?

“員外,你清楚金山寺的來歷?”

皇甫員外手撫長鬚:“八百年前,度印囯釋家開始內傳入中原。第一批進入王朝傳教的苦行僧,個個心志堅定,都曾在他們的佛祖面前立下宏願,要將釋家發揚光大。為表決心,他們進入中原後往往都是到最偏僻,最險峻的地方建立寺廟,而且都是靠自己的力量,一磚一瓦的把寺廟建立起來……”

對於這些事情,陳劍臣深有體會,就算在前世時空,也會有些虔誠的和尚,十年如一曰地在高山險峰處開鑿山道,或者在山體之上雕刻佛像。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繁重的工作量,獨立完成,令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僧侶的頑強意志,以及信仰的純粹乾淨。

陳劍臣沒有出聲打斷皇甫員外的話,聽他繼續往下說:

“釋家內傳,大開方便之門,並沒有耗費多少歲月就讓許多百姓信奉。相反本生本土的道門,因為講究逍遙無為,遊戲人間,反而得不到百姓的尊奉……只數十年間,王朝各州地界,許許多多的寺廟猶如雨後春筍般林立而去━━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深居高山的僧侶傳道未成而被豺狼虎豹吃掉的。也就是那個時候,當朝皇帝見釋家勢力擴張厲害,便有意識地屢屢頒下反釋令,限制釋家寺廟的建立,以及限制百姓出家的行為……”

“在中原,釋家最鼎盛的時期寺廟總數達萬座,其中最出名的有三間,第一是北方的小雷音寺,第二是浙州金華的蘭若寺,第三,就是蘇州的金山寺……”

聽到蘭若寺之名,陳劍臣霍然一驚,隱隱想到了某些能拉動神經的事情來。

“只是後來經過朝廷的屢次打壓清洗,釋家的昌盛局面很快又衰落下來了,大部分寺廟裡面的和尚被抓的被抓,被逐的被逐,其中寺廟自然而然就荒廢掉。這就是現在許多山脈之中,總是能看見破落的寺廟的緣故。小寺廟基本喪失了生存的條件,而大寺廟也難以為繼,小雷音寺和蘭若寺都相繼破敗,唯獨金山寺堅持了下來,至於到底為什麼,其中深層次的原因老朽也是不知道的。”

皇甫員外修煉數百年,又愛好在人間走動,聽聞見識就像一座歷史博物館一樣,知道許多歷史大事。現在他娓娓道來,將釋家在天統王朝的發展歷程概括性的說了出來,令得陳劍臣大長見識━━要知道很多內幕性的東西,史書上的記載往往是以春秋筆法而裝飾過的,根本不可能是真實的真相。

陳劍臣一皺眉,忽然問:“員外,那當今聖上為何又要重新從度印囯請來僧侶,大開弘法大會呢。”

皇甫員外搖搖頭:“這個老夫我也不清楚,人心難測,更何況一位皇帝的心思?老夫只聽說京城弘法大會召開之時,天下道門都派了代表出山前往京城的。而那時候的京城風雲變化,可惜我無法見到。”

這個情況陳劍臣是知道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結識到慶雲,廣寒兩位道長,以及蜀山劍修燕赤俠。

京城盛會,饒是皇甫員外修為高深也不敢去看,別說那些道門釋家的修士高手,光是鎮守京城的數萬黑衫衛,他就為之頭疼,不敢輕舉妄動了。作為京都,皇帝所在的地方,京城戒備豈是普通府城所能比擬的?皇帝居住辦公的紫禁城內更是高手如雲,藏龍臥虎。據說,紫禁城中有厲害法寶鎮守著呢。

一代王朝,立囯近千年,底蘊不知道深厚到了什麼地步。關於皇室的各類傳聞也是甚囂塵上,千奇百怪,什麼樣都有,其中甚至有皇室血統非人的流言━━

既然非人,那又會是什麼?難道真是所謂的龍?

真龍天子?

當然,這些流言極為滑稽,虛無縹緲,也不敢多作討論。禍從口出,非議皇室,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朝廷政令,每一項推出後面都隱藏著十分複雜的東西,縱然陳劍臣絞盡腦汁也無法看透。皆因他現在一介秀才,沒有參與到廟堂裡去,又怎麼能看透其中的奧妙?

思索無果,不如拋之腦後。

此時皇甫員外沉聲道:“留仙去金山寺,莫非是為了會一會那拂曉和尚嗎?他可是金山寺禪院首座,修煉出了八轉真身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