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1 / 4)

小說:如畫江山 作者:莫莫言

這一系列的動作,既有詔命選取武勇之士,重建和擴大怯薛軍,徵調馬匹、糧石,以應對漠北的阿里不哥,又加強了李擅的地位,還有當年跟隨忽必烈出生入出的北地漢將史權,帶領少將北部精兵,整合河南漢軍,開府鄧州,兼制唐州等地。這個動作,於其說是防備對應的南楚的揚州與襄城別帥,還不如說是為了應對在穎州發展,佔據六州之地,直接危脅到歸德和開封等腹心之地的張守仁。

自從擒殺劉太平、霍魯懷,擊敗渾都海後,關隴稍安,而對方敗逃六盤山,往西而渡,得甘州等地,隨時危脅到關隴舊地。阿里不哥失關隴後,糧食等物資日漸窘迫,將欲派遣大軍西向,意欲重得關隴舊地。在這個當口,忽必烈並不是充實關隴,竟是加強了唐鄧與山東等地的守備,對張守仁的重視,竟是在坐擁數十萬精兵,人口數千萬,富足無比的南楚之上。

張守仁原欲就在開春後用兵,當是時,忽必烈正與阿里不哥打生打死,很難有分兵的可能。只是他思來想去,以忽必烈之能,未必不曾想到這一點,而蒙軍雖是激戰,卻仍然是戰時動員之時,戰馬士兵齊備,若是忽然南下,十數日內就可趕到。只需調派出一支偏師,也足以對整編擴充不久的飛龍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只有在開春之後,蒙兀戰馬最為疲瘦之時,而戰士也剛停戰不久,身體和精神累乏之時,而飛龍軍也整訓很久,戰力提升,在這個當口動手,最為便利。

決定之後,張守仁一面緊盯著北方情形,忖度著兩邊戰況佈局,又命唐偉的第一軍移師北向百里,兵鋒直壓歸德,李勇率第二軍,西向壓迫唐鄧,只留著胡光的第三軍,留鎮穎州各地。

如此這般,至少從表面看來,這個大楚的飛龍軍節度使、唐鄧許陳各州宣慰使張守仁大人,好象已經安份守已,坐守著自己方圓數百里的彈丸之地,安守著百多萬百姓,幾萬強軍,樂呵呵做起了軍閥。

象他這樣的情形,最是常見。現下的關隴、山東等地,手握大權,掌握強兵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世候軍閥。這些軍閥,最早的甚至能推到五代十國的亂世之時。遼來,他們降遼,宋來,降宋,金兵來,則降兵。現下蒙兀人最為強大,這些漢人世候軍人世家,便一個個投了蒙兀,成為萬戶、千戶、百戶。

他們的軍隊,全是幾百幾十年來跟隨的家兵,待遇優厚,戰力強勁,甚至有的時候,能與蒙兀人打上一打,也不全然吃虧。忽必烈平定關隴,便是依仗的秦隴之地的大世候汪家。張守仁手握幾萬大軍,在境內保境安民,商業興盛,大興水利土木,勸農工商,無論如何,都儼然失卻銳氣,不復進取。

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

如此一來,兩邊的局勢進入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階段。忽必烈雖然不信張守仁這樣的人能甘心雌伏,卻也不信他敢悍然攻打已經重新調整加強過的河南諸地。

只待收拾了漠北宗王,無論張守仁也好,李擅也罷,甚至汪家、史家、張家,這些漢人世候大家,他均要一個個的收拾,拉攏也好,威逼也罷,無論是誰想保持想對的獨立與實力,都是休想。

這個對大一統和土地遠比美女金錢更有興趣的蠻人君主,雖然還在與漠北的不同政見的兄弟們苦戰,心中卻懷抱的是整個天下。

而與他對應的,被不少人視為漢人希望的絕世名將張守仁,此時正在初夏的陽光下,赤著雙足,悠然的漫步的田間地隴之中。

“唉。”

張守仁苦著張臉,撫弄著青綠稻葉上的一片小小白斑,向身旁的刺史吳禁道:“雖然影響不大,不過這種毛病,惜乎無法可醫。”

吳禁微笑道:“大人甚重農桑,都有些走火入魔。其實興修水利,重施肥,捉蟲,選種,咱們能做的已經做到最好。下官也是做過官的人,還沒有見過和聽說過哪一朝的官府如此的做法。至於農物和牛羊馬匹有病,那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還沒聽說過有什麼藥能醫這些東西的病。”

他說完,其餘圍在一旁的官員們不免湊起幾句,只是眾人卻不似他說話這般隨意,均是勸張守仁節勞休息,不必操心太過,穎州各地,還指望大人云雲。

張守仁苦笑一聲,不再多說。這些人,如何又知道後世還有農藥一說。他只是彎腰伸手,抹去膝蓋以下的泥水,微笑道:“咱們去前面的村子裡歇響,吃飯。”

眾人都大覺輕鬆,隨著這個節度使大人,俸祿雖然優厚,可是撈錢是斷然不成的了,而且成日累的要死。今日一大早出門,足足逛了十幾個村子,問民生,看農桑,家畜,詢問吏治。張守仁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