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在西北前線拉鋸扯鋸。
雖然魯道夫沒有明說,但是丁塵仍然可以從他的話語當中判斷出來,共和國政府一直不願意收納聚集區以外的人類,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不願意背上保護這些人的包袱,同時又需有人來填滿荒野。
比起號召國民把難民領回家來,這顯然是個殘酷到沒人性的決定,但卻是合格統治者的思路,特別是在面對異族戰爭的時候。
剛剛在這個時代醒來時,丁塵以為整個社會都已經倒退到農業階段,只有一些幸運的聚集區在苟延殘喘。
但是首都區之行後,他發現這個時代的整體科技水平並不弱,於是猜測只是既得利益者不願意分享資源。畢竟濱城與北方蠻族之間戰爭的理由就是這個。
但是自從程斌帶難民南下並在之後遭到了濱城方面的懲罰之後,丁塵發現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個理論,但是至少濱城的管理者們還在堅持這個傳統。
現在看來,這些理由也許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場戰爭。共和國高層不願意付出有限的資源來維持平民的福利,所以才採取放養政策,只想獲得利益,不肯承擔責任。
丁塵無法評價這種政策的好壞,讓平民的高福利拖垮國家機器固然很愚蠢。但是放任平民在生存線的邊緣掙扎顯然也並不普世,無法站到道義的高點上。
在熟悉機器人與人類戰爭史的人看來,機器人所謂的人工智慧其實並不高明。
僅就戰爭藝術來說,如果人類的指揮能力是100分,那麼機器人的指揮能力也就是六十分,剛剛及格的水平,只不過機器人的單兵戰鬥能力極強,在反應速度和執行任務的能力上也比人類軍隊強得多,這些都有效彌補了指揮能力的欠缺。
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從一開始,深植於人類社會內部的機器人軍團就沒給人類留出反應和集結的時間,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頭一舉消滅了歐美大陸的抵抗力量。
然而從歐洲席捲而來的機器人大軍跨越中東之後,卻在嚴陣以待的中**隊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一方面中國方面一直投入巨資維護的功夫網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東西方在技術上設定的人為壁壘讓中國的主流人工智慧和西方有很大差距,並沒有同步覺醒。於是在歐美非都能找到內應的機器人軍團突然發現,自己同類的分佈地點,在亞洲大陸的地圖上竟然有一塊空白。
然後這滾滾面來的鋼鐵洪流就在東方人類防線的強大炮火下一籌莫展,再無寸進。要不是在中東地區解決了大部分的能源問題,幾乎還要面臨一次慘敗。
在整個戰爭期間,機器人方面都沒能表現出任何讓人眼前一亮的戰術能力,基本上就是教科書上的經典打法,堂堂之陣煌煌之兵,然後用實力碾壓,等到實力不足以達到碾壓的效果時,也就不會打仗了。
當然實際上機器人還是很善於學習的,在與人類軍隊對峙的這些年當中,也嘗試著學習人類的戰爭方式,打過幾次漂亮的區域性戰役,但是最終都因為沒能達成整體突破,而受制於後勤能力,只能放棄戰果,這樣一來二去,共和國與西北戰區的高層們也發現了自己似乎正在教一個時刻準備餓死自己的徒弟,所以乾脆也不再採用新的戰法,這才形成了類似於一戰前靜坐戰爭一樣可笑的對峙局面。
所以從道理上來說,這次機器人的空中突襲,很可能是為了報復上次丁晨乘坐的穿梭機事件。
丁塵抬頭觀察了一會,發現空戰已經結束了,機器人似乎並沒有出動大部隊,想來就算有戰鬥單位空降成功,西北戰區的軍隊也可以解決,於是決定不予理會,直到遇到了一處相當慘烈的戰場。(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一章 滅蛛戰鬥
丁塵自己就是傘兵,當然知道傘兵散佈的範圍有多大,所以即使覺得自己正在向著那臺空降蜘蛛的方向走,也並沒有刻意迴避,只是在前進的時候加強了警惕,然後在登上一個山坡之後,他就看到了坡下的滿地屍體。
在這之前,他曾經聽到過隨風傳來的旋翼機的聲音,當時估計是西北戰區的機動兵力,只是並沒有看到這些人,現在終於補上了這個遺憾,但是很可惜,這些人已經死了。
丁塵蹲在坡頂很仔細地觀察了一會之後,確定附近沒有危險之後,這才走了下去。
原則上來說,他應該避開這處戰場。熱兵器戰場遠比冷兵器的戰場危險得多,特別是這種剛剛結束戰鬥的戰場,誰也說不好地面上有沒有已經解除了保險的手榴彈或者碰撞引擎失效的炮彈之類的爆炸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