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對中國宋朝文化歷史的回顧與檢視中,不能不將朱熹提出到今天的文字行列中來。這是一位誕生在距今900年的中國文化和思想人物,他所做的事情,幾乎成為了中國後來數百年遵循不變的規矩和旗幟。我甚至在想,900年之前的那位朱熹,是否也與我一樣,在寂靜夜晚裡思考著一個幾乎相同的事情:這個國家文化的精神以及她的傳承和發揚?不過,可以確信的是,朱熹所在的當時,全球化世界以及科學和民主的思想還沒有誕生,而同一時代的歐洲,也處於一箇中世紀的黑暗而經院學說開始盛行之際,學者以及哲學家們甚至政治家們都普遍好古,這種擬古主義與朱熹以及他前期的程顥、程頤兄弟有著驚人相似之處。與此同時,歐洲人對基督的狂熱使他們熱衷於追隨教皇的十字軍參加與回教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而僅僅在一百年之後,一名來自佛羅倫薩的文化難民寫出了著名的《神曲》,這個人就是但丁。他是一位詩人,同時更是一位清教徒式的哲人,他在那段漫長而黑暗的歲月裡,吐露出人類的心智。這個時候的中國,正是南宋屈膝於強大的金國之時,朝廷中充滿著議戰與議和兩派的激烈爭論,而整個國家,早已是內憂外患而危機四伏。在朱熹與我二者之間,這些不同的歷史背景似乎決定了我們在思維上很大的差異,同時也影響了各自觀點的相同而又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共同都追求為這樣一個國家找尋到她的精神支柱和信仰,這一點是相同的。然而朱熹則趨向於將這個精神與信仰的本質歸結為“天理”並由此而放之於四海,並將“天理”與“人慾”直接對立起來,從某種角度而言,他並沒有使“天理”成為這個國家的精神而是使之成為了這個國家和人民的精神枷鎖。而我則期許於中華文化與人類世界的交融,並以科學觀以及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尺度來敦促這一傳統文化觀念發生根本性改變,我的目的是使人認知歷史規律,從而使人獲得精神解放,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目標。所以,假若我們能夠在時空中相遇,我估計不會有怎樣愉快的結果。更為重要的是,我的言辭在這樣一位被世人所尊的理教老學究面前將表現得極為不恭,更沒有什麼師道尊嚴的講究,所以,估計結果會更加嚴重一些。
國家智力與朱熙理學(2)
我在閱讀中國以及世界的文化史時,漸漸感覺到一個不易被發現的問題:人類究竟是在以何種價值標準在建構他們的文化?當人類處於一個漫長封建國家時代中時,究竟是什麼人在建立這樣一個文化的體系和標準?這個體系所考慮的終極目的是什麼?而這個體系和標準所依賴的依據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便涉及到了人類自身價值觀的根本命題。我在想,人類的誕生,其最初一如上帝的嬰兒,是鮮活生動的,而同時,也避免不了最初的茫然。有很長的時間(我不知道這段時間究竟經歷了多久),他們在自然宇宙所賜予的大地上謙卑地生存著,他們生存的範圍並不大,周圍是更多莫測的危險和勁敵環伺。按照今天的古人類歷史研究的成果,人類的直系祖先來自於300萬年前的東非,到了2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們開始學會的直立行走並學會的使用火和製造粗糙的石器。地球史上的最後一個冰川期,即7…2萬年前,經歷了自然巨大考驗的直立人開始演進成為智人,到了2萬年前的時候,巨大的冰川開始從歐洲和亞洲退卻,太陽的光芒開始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森林和綠地開始取代冰川和苔原,智人們,有了一個新的世界。
這是一部漫長而純粹的大自然篇章,人類在這部恢宏篇章中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個逗號。然而,這篇鉅著的作者或許沒有想到,在很多年之後,這隻小小的逗號會從這個時空歷史的某一天開始成為這部宏篇鉅製的主要書寫符號了。
當最後一次冰川紀過去之後,12000年前到6000年前這段時間內,人類發生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比起舊石器時代幾乎難以察覺的緩慢演進,新石器時代則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改變人類自身,幾乎所有重要的現代文明要素,都在這個時代萌發了出來。農業誕生了,青銅器工具以及武器也發明了,羊、豬、牛和狗都成為了人類的馴化動物,在中國黃河流域,最早的文字以及八卦和《周易》也在這個時候醞釀而出。人類開始變得強大,而人類的思想,也開始漸漸向世界張開了它獨立思考的維度。可以說,人類從思想的沉睡到甦醒,花掉了200萬年,而在今天來看,這200萬年只是我們眼前的一瞬而已。
然而,發現思維並不意味著人類就能發現自己。在很長時間內,我們的祖先們還在為他們究竟是誰以及從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