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美麗的老東西━━當然有些也是貴的。我愛便宜的老東西,它們不會因
價格而不美,這完全見仁見智。
回臺已是夜間了,父親找出擦銅油來,恰好那日吳璧人妹妹也來家裡,於是我
們對著一堆焦黑的東西,用力擦啊!一面擦一面笑,說著∶“當心!當心!別擦太
亮了。”
擦出一盞燈來,母親一看,說∶“呀!是個五更燈嘛!”
我以為她說“五斤燈”,順口說∶“哪有那麼重,有五斤嗎?”
這個燈下面的小門開啟來,裡面一個極小的銅油燈可以點著,油燈上面有一個
淺凹的盤子放在中間,上面才是罩子。
母親說,當年外婆在寧波熬名貴的藥材,就是用這種銅器,放在凹形的盆內小
小一碗,要慢火熬到五更天,才能喝下去,因此得了個好聽的名字。
我後來搬出母親家,一個人在臺北住一間小公寓,夜談的好友來了,就點油燈
,一談給它談到五更天,的確不負此燈。
這個燈,是七塊港紙買下的,寶貝很厲害,“無價”之寶。
這兩條裙子,是我收藏中國東西的開始。
有一年,回到臺灣來,父親老說我的衣服不夠,每天都催人上街去買新衣服。
對於穿著,並不是不喜歡,相反的,就因為太喜歡了,反而十分固執的挑選那種自
然風味的打扮。這麼一來,櫥窗裡流行的服飾全都不合心意━━它們那麼正式,應
該屬於上班族的。那種兵器很重的防禦味道,穿上了,叫人一看,十步之外,就會
止步而且肅然起敬的。
我喜歡穿著的布料偏向棉織或麻織品,裙子不能短,下幅寬一些,一步一跨的
,走起來都能生風。那種長裙,無論冬天配馬靴或夏天穿涼鞋,都能適合。至於旗
袍、窄裙,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去買━━它使我的步子邁不開,細細碎碎的走路,怪
拘束的。
就因為買衣服不容易,逛來逛去,乾脆不再看衣店,直接跑到光華市場去看舊
書。
就在舊書市場的二樓,一家門面小小的古董店裡,先看見了照片中那條桃紅色
的古裙。
我請店家把裙子取下來━━當時它掛在牆上被一片大玻璃框嵌著━━拿在手中
細細看了一下那個手工,心裡不知怎的浮出一份神秘的愛悅。時光倒流到那個古老
的社會,再流進《紅樓夢》裡的大觀園去。看見林妹妹黛玉穿著這條裙子,正在臨
風涕泣,紫鵑拿了一個披風要給她披上,見她哭得那個樣子,心裡直怪寶玉偏又嘔
她。
想著想著,我把這條裙子往身上一緊,那份古雅襯著一雙涼鞋,竟然很配━━
這是林妹妹成全我,並不小器。她要我買下來,於是,我把它穿回家去了。
這種裙子,事實上是一條外裙,長到小腿下面。過去的小姐們,在這裙子下面
又穿一條更長的可以蓋住腳的,這種式樣,我們在平劇裡還可以看見。《紅樓夢》
的人物畫片裡也是如此的。
當我把這條桃紅色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