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極長的人名會不耐煩,忍一兩本,便順了。
文學的領域浩如煙海,你信中說迅一個月的時間,這很少。一個月,慢慢看一
兩本書,看出心得來就不錯了,這麼短的時光,要說什麼才好呢?登堂入室需要長
期的培養,用一生的熱愛去對待書本都是不夠的。
如果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只一個月,我便去看一本法國作家━━聖厄佐培裡
SAINTEXUPERY著的《小王子》。用一個月去看它,可以在一生裡品味
其中優美的情操與思想。也是絕對不枯燥的一本好書。
一說文學,便很急,寫來不能停,但是,你只有一個月,便就此停筆吧。謝謝
你。祝多些時間三毛上五個對話三毛∶本想當面請教幾個問題,但因服役的關係,
時間上不允許,只好在信上請您解惑。
一、在您作品中,常感覺您有份能知冥冥中要發生事情的能力,如《哭泣的駱
駝》這篇,您知人即將死去。
二、您在書上提到自己的一切是寫作的最好題材,請問人應清楚佾己的過去及
目前的情況才能寫作嗎?
三、一幅畫常有多種不同看法與見解,請問這是股推動進步的力量嗎?
四、一個沒有儲存過去物品的人,能說兵過去是沒痕跡嗎?
五、你同意“入境隨俗”這句話嗎?能否處任何環境,就得做出合乎當時環境
的舉止?
張正上
張正先生∶我們在紙上做問答題,不必見面也是好的,現在就您的幾個問題,
寫下答案。
一、我在十三歲以前,的確能夠知道許多將要發生的事情,那種感應很明顯,
例如說,在電話沒有響以前幾秒鐘便可以預知,所以慢慢走向電話,當它一響,我
便接了,常常將對方嚇一跳。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便慢慢減少了。
現在可以說是很“鈍”,已經不靈了,一年中只有少數幾次,不經心的,會有
這種預感,也不很多了。小時候的的心靈比較乾淨,沒有“知識障”,也接近自然
,才會有這種現象。
二、有些作家,能力強,可以將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故事完善的表達出來。而我
,是一個“非小說”的文字工作者,所以甚而不會用第三人稱“他”來寫作。我並
不認為每個人必須清楚佾己才寫作,以旁觀者的立場去寫作是很好的。可惜我沒有
這種功力。
三、一幅畫的本身原本就是一幅畫,但觀者不同,它便可以因此千變萬化,所
謂“見山不是山”也。對於畫,我沒有想過它是不是“推動的力量”。但我能欣賞
許多好畫,非常沉醉,常常人入畫中不知歸,倒是要自己推動自己才捨得由那個境
界中出來。好畫是把我推進去的,這種力量也可謂是一種動力吧。
四、過去並不是有形的東西,也不必依靠有形的物體來緬懷提醒,過去是造成
今日我們本身的必須過程,它存在我們生命中,是遺失不了的。收集東西不算收集
過去的生命━━由形而上學的觀點來說。
五、我同意入境隨俗,但不忘我。我不同意你說的處任何環境就要做出合乎當
時環境的舉止。如果我處身在一個大家都打麻將、吸毒、搶劫、姦淫的環境裡,我
便不隨。
以上是您的問題,我給做了答題,不知您滿意嗎?祝安康三毛上如果是我的女
兒三毛姐姐∶我是來自東南亞的緬甸僑生,現就讀於建國中學,我想請您為我的小
侄女取一個您最喜歡的名字,這是我住國外的大哥來信要我找一箇中文名字,我們
的姓又很奇特,姓“番”,所以想請您幫忙,請不要拒絕好不好?敬祝健康快樂番
紹揚敬上紹揚∶臺灣中華書局印行的《辭海》裡,對於你的姓━━“番”,這個字
有數種解釋,其中有一條說的是∶番,姓也,史記河渠書索隱∶“番,音婆,又音
潘,詩小雅雲∶“番維司徒”番氏也。”按圖書整合氏族典雲∶“番姓為吳芮封番
君,子孫因氏,讀婆,番字雖有潘婆二音,而在姓宜讀為婆。”
照這麼說,這個姓應當發音為“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