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彭先生,宋先生加上表妹自己,合起來做了滿滿一席的酒菜,理由是━━
請遠道來的表姐。
蘇家的女孩子們離開中國已經好多年了,家教極好,仍看中文書,是我的讀者
。武官太太陳媽媽也是喜歡看書的。看見別人如此喜愛三毛,心裡十分茫然,為什
麼自己卻不看重她呢!難道三毛不是部分的自己嗎?
巴拿馬本是哥倫比亞的一部分,當年它的獨立當然與美國的支援有著很大的關
系。
運河與自由貿易區繁榮了這個國家,世界各地的銀行都來此地吸取資金。市區
像極了美國的大城,街上的汽車也是美國製造的佔大多數,英文是小學生就開始必
讀的語言。
雖然美國已將運河交還給巴拿馬政府了,可是美軍在此駐紮的仍有三萬人。
妹夫與表妹各人開的都是美國大車,渡假便去邁阿密。免不了的美國文化,可
是在家中,他們仍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生意上各國顧客都有,而平日呼朋引伴的
度週末,仍舊只與中國朋友親密。
在表妹可以看見海景的高樓裡,妹夫對我乾乾脆脆的說∶“什麼外國!在家裡
講中國話,吃中國菜,週末早晨交給孩子們,帶去公園玩玩,下午打打小牌,聽聽
音樂,外面的世界根本不要去看它,不是跟在中國一樣?”
我聽了笑起來,喜歡他那份率真和不做作,他根本明白講出來他不認外國人,
只賺他們的錢而已。這是他的自由,我沒有什麼話說。
這又是另一種中國移民的形態了!
要是有一日,巴拿馬的經濟不再繁榮,大約也難不倒表妹夫。太太孩子一帶,
再去個國家打市場,又是一番新天新地。
中國人是一個奇怪而強韌的民族,這一點是在在不同於其它人種的,隨便他們
何處去,中國的根,是不容易放棄的。
表妹來巴拿馬時根本是個不解事的孩子,當年住在“哥隆”市,接近公司設定
的自由區。在那治安極壞的地區,一住五年,等到經濟環境安定了才搬到巴拿馬市
區來。
回憶起“哥隆”的日子,她笑說那是“苦籠”。兩度街上被暴徒搶皮夾,她都
又硬奪了回來。
被搶當時表現得勇敢,回家方才嚇得大哭不休。這個中國女孩子,經過長長的
十年之後,而今是成熟了。
我看著表妹的三個伶俐可愛的孩子和她相依為命的丈夫,還有她的一群好中國
朋友,心中非常感動,畢竟這十年的海外生活,是一份生活的教育,也是他們自己
努力的成果。
表妹與表妹夫深深的迷惑了米夏,他一再的說,這兩個人的“個性美”。雖然
表妹夫的西班牙文不肯文謅謅,粗話偶爾也滑出來,可是聽了只覺那是一種語調,
他自己的真性情更在裡面發揮得淋漓。奇怪的是,這些在家中只講中文的人,西班
牙卻是出奇的流利。
在巴拿馬的最後一日,曾大使夫婦與中央社的劉先生夫婦也來了表妹夫家中。
大使夫婦是十多年前在西班牙做學生時便認識的,只因自己最怕麻煩他人,不敢貿
然拜望,結果卻在表妹家碰到。
聆聽大使親切的一番談話,使我對巴拿馬又多了一份瞭解。只因這一站是家族
團聚,巴拿馬的歷史和地理也便略過了。
三天的時間飛快的渡過,表妹和他們朋友對待我的親切殷勤,使我又一次欠下
了同胞的深情。
臨去的那一個下午,表妹仍然趕著包餛飩,一定要吃飽了才給上路。她的那份
誠心,一再在實際的生活飲食裡,交付給了我。
行李中,表妹硬塞了中國的點心,說是怕我深夜到了哥倫比亞沒有東西吃。
妹夫再三叮嚀米夏,請他好好做我的保鏢。
朋友們一趟又一趟的趕來表妹夫家中與我見面,可說沒有一日不碰到的。
機場排隊的人多,妹夫反應極快,辦事俐落,他又一切都包辦了。
表妹抱著小嬰兒,拖著另外兩個較大的孩子,加上向家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
彭先生、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