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1 / 4)

小說:楊錦麟這傢伙 作者:想聊

《有報天天讀》之前,楊錦麟大體上是一個晝伏夜“ 寫”的報人,既擔綱報社的主筆,還要保證自己的專欄不能斷稿。那時,楊錦麟每天的作息時間表,基本上是按部就班,上午在家休息或寫稿,下午去報館,參加編前會、寫社評。晚上,交了稿件,走出報社,才是楊錦麟稍稍放鬆的時候。

銅鑼灣、灣仔、跑馬地、旺角、九龍城一帶香港夜間最熱鬧、最喧囂的地方,食肆林立、美味處處,夜貓子們多會選擇在這一帶宵夜、開懷暢飲,媒體人士更是把這裡當成收工之後喘氣、放鬆的好去處,這當然也包括相互交換意見、打探訊息和報料、挖料。

深宵,一幫老友各自散去,回到家裡的楊錦麟則開始在電腦上敲字,酒力有時讓他猶如神助,那時候許多家報紙的不同專欄,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寫成的……香港諸多專欄作家,大抵如此。

然而,居港多年的習慣終於被徹底顛覆。這一切便從《有報天天讀》開始。

美國CNN有一個著名的“ 失敗者和局外人”理念:“ 我們是美國廣播界的弱勢者和局外人,我們為此而自豪。我們與眾不同的開端使我們處於競爭的前沿,我們失敗不起。嚴酷的競爭是有利的,它使我們確保精幹、節儉和警醒。”

2004年10月26日,在北京採訪正在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劉長樂親自掛帥,在一線掌控、指揮。安排下午三點的採訪,劉長樂本人十二點半就到了,和阮次山一起做功課,希望為將要開始的採訪準備得充分再充分些,期待著能挖出些新小東西。說來很湊巧,當天在場的另一支採訪隊伍,恰恰是失敗者理念的創造和信奉者CNN的隊伍。

“ 他們的人一直在聊天,討論如何吃飯的問題。我們做完採訪已經五點多了,仍然沒有去吃飯,而是忙著去發稿。”劉長樂一邊很是關注對方。就是這次採訪,鮑威爾被鳳凰衛視問道,美國是否認為臺灣是一個“ 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位美國前國務卿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清晰地傳遞出這樣一條資訊,美國的一貫政策很明確,只有一箇中國,臺灣不是獨立的國家,臺灣並不是享有主權的國家。這是美國一項堅定不移的政策。

之前,美國布什政府對臺灣問題從未有過如此明確的態度,利用鮑威爾訪華的機會,在北京,中國人得到如此明確的態度,而這樣的答案是透過鳳凰傳遞出來的。無疑,專家學者對此給予高度評價,稱此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劉長樂事後總結道,這次,鳳凰把自己擺在了弱者的地位,試圖與強勢媒體一爭高下,“ 我們終於做到了”。

楊錦麟在電視上解讀過鳳凰的這次報道,還利用自己的專欄進行了評述,稱“ 鮑威爾震撼”宣示了美國立場昭然,對###和###勢力無疑是致命的一擊。鳳凰的做法就是這樣,凡屬自己的有價值的節目或報道,各個欄目之間總是會相互呼應和聯動,將其效應放大併發揮到極致,《有報天天讀》自然不例外;而楊錦麟的發揮除了自己作為鳳凰人的自覺,也在於他作為資深傳媒人士的職業素養。對他和他的節目而言,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哀兵必勝。讀報最初的日子裡,楊錦麟始終把自己放在電視新丁的位置上,雖說是“ 堂堂正正”地做人,確在“ 如履薄冰讀報”,幾十年的生活習慣終於被一檔節目、幾十份的報紙徹底打破,這對楊錦麟而言可以說是不小的代價。從節目籌備開始,每天清晨六點,楊錦麟幾乎是踩著點準時趕到鳳凰的香港公司總部,開始他一天的工作,直至今日。

“ 比公雞起得還早是肯定的了”,楊錦麟自嘲。開始讀報的時候,楊錦麟和太太有一個約定,晚上十點必須保證休息,全部事情交由太太處理,規矩最終還是被楊錦麟自己打破了。讀報節目火爆熒屏,“ 讀報第一人”的老楊立馬成了香餑餑,鳳凰人盡其才不說,四面八方的邀請讓老楊分身無術,一加再加的是工作,一減再減的只有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當然,這是後話。

從晚睡晚起、早睡早起到現如今的晚睡早起,甚至幾天幾夜沒有合過眼也是常有的事。老習慣徹底保不住了,只有隨機應變,還好老楊有一樣沒變,就是無論去到哪裡,手提電腦是必不可少的。三年來,楊錦麟滿世界的飛來飛去,積攢的公里數比他過去數十年的總和還多,不小心還成了航空公司的VIP,這位備受歡迎的寵兒,每每到埠進酒店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開啟電腦上網,“ 別說一天,就是幾個小時不上網,我就會覺得自己和外面徹底失去了聯絡,就成了聾子瞎子啞巴”!2004年底,楊錦麟少有地請了幾天假陪著太太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