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1 / 4)

小說:三國第一妹控 作者:月寒

恕�

而現在,甄堯想做的,就是把這樣的教學模式稍作改動,運用至眼下漢代。鄉學,縣學,郡學,州學,甄堯當年連等級名稱都已經想好了。

見賈詡、胡昭對此並不是十分明白,甄堯便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因為有後世的教學制度可以借鑑,所以整個框架還算完整,胡昭兩人認真聽著,也是可以聽明白的。

“若以此分層,恐天下士族不允。”賈詡老頭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甄堯的心思,但困難就更多了,士族與尋常百姓間的矛盾,會因為此事劇化。

大漢的先進科技,或者是入仕之道與求學之道,一直都是被各大士族把持,就算有名儒開設學園,收的也大家族子弟,這之間並沒有任何不妥。

可一旦讓下層百姓也掌握了先進的知識,那對士族可謂是最大的衝擊。眼下雖然各地縣城內都有學府,但因為身處戰,官員變更本就很快,人才凋零的快,就顯現不出這種矛盾,或者說矛盾被暫時壓下,可一旦戰爭結束,開始大治之世,矛盾將不可調和。

州學、郡學要實施,反彈不會太大,因為天下州郡不多,十三州,百餘郡,至多也只能教萬餘學生。而其中肯定是以士族子弟居多,所以高階學府,要辦起來難度還不算太大。

但縣學、鄉學就不行了,可想而知,到時候入讀鄉學的,除去少部分士族子弟,更多的將是尋常百姓。而大漢有多少鄉縣?百千之數,不可計也。

大漢各士族,絕不會允許過多的‘文盲’百姓,忽然有一天能看得懂檄文了,能夠張口閉口之乎者也了,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挑釁。

甄堯也知道,自己如此做是在走鋼絲。歷史上,曹辦設‘招賢館”就已經惹得士族不滿。而現在,自己不但大半學府,還想讓士族失去他們數百年來所掌控的知識力量,那幾乎是要斷他們的根,結果很有可能是天下士族群起反抗。

但甄堯更清楚,若是不拉近中下層百姓與高高在上計程車族的距離,矛盾也會越來越尖銳。而且將知識力量禁錮於最頂層的人群中,本來就是一種費。

現在甄堯行事阻力不大,一是因為世尚未結束,各士家主要的注意力還是瞄著戰的局勢。並且甄堯自己本身的實力與人脈也足夠,尋常家族想要跳出來找事只是尋死罷了。

“主公,嘉以為,其細節還是要再做變更。”作為寒的代表,郭嘉雖然是荀爽的徒弟,但他卻從沒忘記自己的身份。他希望教學政策能夠執行下去,這是有利大漢千萬年的決策。

甄堯略微皺眉,開口問道:“如何變更?”

郭嘉雖然希望下層百姓與寒士也能飽讀詩書,但眼下局勢還是要注意,當即抱拳道:“主公若要另設鄉學,所教內容還需考校,短時內,文字是萬萬不可的。”

甄堯眉頭一皺,沉聲道:“不教習何用?”

“此事急不得。”郭嘉搖頭苦笑:“主公可使人開辦鄉學,教化鄉間百姓。以故事之說,如毋極幼兒課本那般,口頭傳教。”

“而縣學,所教內容也要刪減,只教習簡單短費也要再加重,入學百姓,不宜太多手、打。吧)”

“郡學,主公可細分各類學科,不過以大漢目前形勢而言,郡學中幾乎都是各地士族子弟,也就不必刪減,只需要做出側重。”

“最後的州學,嘉記得主公曾說過,可進行考校測試,便從郡學中選出優秀學子,送入各地州學。州學內有名儒教導,肯定不少人打破腦袋都想進去的。”

郭嘉說了這麼多,甄堯其實已經想明白了,他的意思其實就是把前世的‘幼教’給搬出來取代‘小學’。先行教化,緩緩圖之,rì後再從鄉學中加入‘小學’部分。

這不失為一個緩解自己與士族間矛盾的辦法,畢竟識字的百姓不會因此多多少,而就算縣學可以學到系統知識,那高昂的學費也能讓眾多百姓望而生畏。

甄堯右手輕點案桌,片刻後開口道:“奉孝、賈詡,此事便由你二人琢磨,若可行,便整理成冊遞與我。孔明兄,還望你在此事上,多多相幫奉孝二人。”

胡昭、賈詡都是士族大家之後,郭嘉現在也算是士族新貴,但他們有共同點,那就是沒有那些老牌士族的守舊與自,能夠於天下有益的事,他們也樂意去推行。

人相視頷首,或許心底也有小小的興奮,畢竟這件事的難度不可謂不大,但要是真的能夠在他們手中完成雛形,那他們的大名,一定能夠流傳千萬年而不衰。

說完這事,甄堯才回過頭來琢磨田豐提到的司馬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