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下省最高為門下侍中,最開始是以納言這個官職變化而來,唐初改稱門下侍中,下設門下侍郎。而中書省就是中書令二人,下級中書侍郎並不是宰相。所以唐初的體制,真正的宰相只有中書令二人、門下侍中二人,尚書左右僕射二人。
到五代完全氾濫,中書令、加侍中、兼加尚書僕射到處都是,但只有加中書侍郎、門下侍郎的才算是入相。這樣一團糟,那麼中書令、尚書令、門下侍中這種高階官職要不要改?必須要改!
章鉞與封乾厚、溫元愷幾人一商議,決定改“省”為院,依照這職能流程,主要草擬政令的中書省則稱為“宣政院”,稽核政令的門下省為“諫政院”,接政令推行的尚書省為“行政院”。
這樣一國的相權仍是分割為三份,最麻煩的是御史臺,按說必須是獨立於相權之外的機構。可若是直屬於皇權,文官出身的御史臺官員豈會百分百聽從皇帝的詔令?章鉞可以掌控得了,後代就未必了。反而很容易被相權所掌控,中唐權相李林甫、楊國忠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那相權就暗中壓過了皇權。
可也不能沒有御史臺這個監察職能機構,而且與地方執法的檢察使司不對應,御史臺是直接監察百官的,包括三院宰相,從屬問題就很值得斟酌了。
這林林總總地改起來,時間來不及了,也不可能有那麼多官員,而東京則是官員有多,這樣就只有先草創一個制度規章,並建立王府幕僚體制,也就是傅、長史、司馬、諮議參軍事、記室參軍、判官、主簿、東西祭酒、再加六曹參軍、再加上一個寵大的儀仗隊。
這樣以後王府幕僚團撤消時,這些官員水漲船高進入中樞機構執掌要職,從而保證能掌控從中樞到地方的權力,否則就是尾大不掉,這可不僅僅是軍隊會出現這種情況。
幾人爭執到半夜,仍是無法議定御史臺的權力歸屬,章鉞也只得暫時放下這個問題。從後堂簽押房出來準備回後宅,結果柳光業過來告訴他,主母已經主持搬家到府衙東面兩裡外的龍首渠南面,據說那座大宅院在唐時是萬年縣衙,東北是興慶宮。
第0618章 心機得逞
趁著幽幽月色,章鉞騎馬回家,到府門外就見前院門樓高聳,大紅的燈籠映照著“隴西王府”寬大的匾額,拾階而上進了院內,裡面的院牆和偏廂雜役房看起來都有點舊,不過這宅院估計也住不了多久。
穿門過戶進了後庭,堂上還亮著燈,符金瓊獨坐在燈下縫製一件小孩短衫,見章鉞進來抬起頭笑了笑,輕聲道:“等我一會兒,袖口收邊就好了!”
章鉞有些疲憊,回道:“以後這麼晚就不用等了,到年底會越來越忙,書房收拾好了麼?”
“那我帶你過去!”符金瓊將衣物針線放進笸籮裡,手腳麻利地去點了紗籠燈盞過來引章鉞出後堂,順走廊到東側偏廳,廳後就是書房,裡面的佈置還是老樣子,但這書房卻小一點。
章鉞轉到桌案後坐下,取過紙筆飛快地書寫關於御史臺這個機構改良的一些設想。符金瓊好奇地看了兩眼,轉而拿起長條塊狀墨丸,給硯臺加上水幫著研磨。唐時的松香墨主要產自易州,因戰亂轉移到山東登萊一帶,而硯臺主要產自南方。
按秦漢時期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為大司空,與大司馬、大司徒並列,御史臺稱為憲臺,與尚書檯、謁者臺並稱三臺,權力很大。而自東漢到隋朝,因門閥的興起,御史臺僅風聞奏事,無司法權。到唐玄宗開元中期,加強御史臺的權力,與刑部、大理寺合稱三法司,聯審國家大案。然而到中唐之後,節帥、刺史兼領御史臺官銜,稱為外臺,這一下就玩壞了。
由此可見,從秦漢到五代,御史臺的權力是一再下迭,現在的御史臺形同虛設,最高長官為御史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在唐時好歹還以御史中丞兼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御史臺歸相權直轄,而又參與國政。可現在的御史中丞不兼入相,也就是給中書省跑腿的。
可如果要把御史**立出來,不歸皇權也不歸相權,在相權和皇權之間平衡這又很難達到。本身是隸屬朝庭的官制機構,領取朝庭俸祿,必然與各大機構打交道。要完全做到公正規範,並不是很容易。
讓他們代民奏事,對內監督皇權和中樞,對外糾察地方百官,而與法、刑兩部又不統屬,那也要升級為“院”級機構,可稱為“肅政院”,其實就是言官,最高長官品級不能高過宰相,但也不能太低。
參照後世一些小國的議會、國會機構,與這個時空歷朝歷代御史臺的職能,尤其秦漢時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