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2 / 2)

“殺掉算了!”

趙光義將茶水一飲而盡,陰惻惻的吐出了四個字。

“我去!”

少年氣盛的呼延慶答應一聲,就要向外走,“先殺常遇春,再殺張郃!”

一直被排擠,從來沒有受到重用,再加上自身的野心,讓趙匡胤一直在尋找著反叛的機會,暗中培養著自己的勢力。而族人趙普加入麾下,又結識了猛將呼延贊,而且呼延贊還有一個更勇猛的兒子呼延慶,這讓趙匡胤的野心空前高漲。

就在這時候,常遇春事件的發生更讓趙匡胤等到了夢寐以求的機會。主將太史慈被調走,常遇春還沒來赴任,武關的兵權由自己暫時掌控,這讓趙匡胤興奮的連續好幾個晚上不能入睡。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此時不反,更待何時?”趙匡胤在心底吐出了十六個字。

自己加入天子麾下比太史慈還要早,為什麼一直得不到重用?天子不喜歡自己,李靖壓制自己,岳飛也不待見。別人都跑到前線去刷戰功,搶人頭,而自己卻只能在武關這裡看大門,這讓趙匡胤的“反志”更加堅決。

在太史慈離開武關之後,趙匡胤就將自己的謀反計劃付諸行動,秘密派遣使者聯絡韓遂、馬騰;甚至還聯絡了楊素、朱元璋、呂布。為的就是帶著武關的三萬守軍,萬無一失的穿過西漢的地盤,潛逃到涼州,逃出生天。而趙普的到來更是讓趙匡胤多了一臂之力,將行動策劃的更加完美。

趙匡胤已經過夠了寄人籬下的日子,所以並不打算真正的去投靠劉協,那樣的話與留在劉辯手下又有什麼區別?所以趙匡胤的目標就是獨立,先謀取一塊立足之地,然後再招兵買馬,躋身諸侯行列。就算不能問鼎天下,也要成就五霸之業。

趙匡胤與趙普密謀之後,決定採取假傳聖旨的手段,就說帶著兵馬去援救馬騰,誰敢不從就殺掉誰,反正將印與虎符在趙匡胤手上。然後捨棄武關,一路向西,以幫助西漢軍剿滅馬騰為藉口,先騙過呂布,穿過長安,進入雍涼地區。只要能做到這一步,趙匡胤的目的就達成了一半!

趙匡胤一直在密切關注雍涼的局勢,目前楊素與朱元璋各率十萬大軍,分別從狄道與安定向涼州開始進軍。而擁有八萬兵力的馬騰則與擁有四萬兵力的韓遂退守金城,在沿途要塞佈置防禦,嚴陣以待,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

趙匡胤最想要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洛陽兩個兵團傷筋動骨,西涼集團奄奄一息,最好的結果就是打到最後洛陽軍剩下六七萬,而西涼軍還有個兩三萬的殘餘,到時候就是自己撿便宜的時刻。

正是基於這個目的,所以趙匡胤才一邊向洛陽朝廷請降,一面秘密聯絡馬騰、韓遂。投洛陽是假,拉攏馬騰、韓遂是真,若局面真的能夠發展到趙匡胤設想的這樣,自己提兵三萬聯絡馬騰、韓遂的殘部,再把洛陽軍逐出雍涼,最後再吞併馬、韓的部曲,則大事可定。

而且,趙匡胤相信,這種局面下洛陽將會元氣大傷,到時候估計東漢已經剿滅了孫策,幾十萬大軍全力討伐洛陽,朱、楊再也無暇向西,自己就可以躲在大後方安靜的發展壯大了。

在趙匡胤看來,有印綬與虎符在手,假傳聖旨把三萬大軍拐走並不是很難,到時候軟硬兼施,坑殺一批忠心於劉辯的骨幹,到了雍涼斷絕了與東漢的聯絡,時間長了就能把軍心彈壓住。而最大的障礙就是級別與自己相當的張郃,有他在,要拐走兵馬就困難了,所以趙匡胤打算先除掉張郃,沒想到這時候常遇春卻來到了武關。

若是換了別人,趙匡胤可能直接就反了,絕不會把人放進關來。但在常遇春的身上,趙匡胤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認為有希望勸服常遇春跟著自己一塊起事,如果能夠得到常遇春的輔佐,定然會讓自己如虎添翼,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正是在這個目的之下,所以趙匡胤放緩了起事的步伐,先試探常遇春的內心想法,看看是否有說服常遇春跟著自己謀反的可能性,然後再做決定。

聽了趙光義與呼延慶的對話,趙匡胤眉頭緊蹙:“慢著……不可魯莽!常遇春同樣有萬夫難當之勇,絕不是好惹的。而且,既然上天把常遇春推到了武關,我們就要想方設法的爭取他跟著一塊起兵,有常遇春相助,定然讓我軍如虎添翼!”

“哈哈……普有一計,若是元朗兄能按照我說的計劃行事,定然能夠賺得常遇春入夥!”就在趙匡胤沉吟不決之際,旁邊的趙普躊躇滿志的吐出了一句話。(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