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短槍用著一點也不順手,還是這沉甸甸的“傢伙”用起來爽快,砸起人來,那叫一個痛快!
趙雲與楊再興卻不指望岳雲能幫上忙,各自揮舞著長槍阻擋袁軍,每人守住了大約十五丈的距離,恰好各自擋住十名重甲騎。
這隊八百人的重騎兵按照二十人一排,結成了四十列向前衝鋒,卻正好被趙、楊二人手中的長槍擋住,一騎也無法從槍花之下穿過。
黑色的重甲騎在月色之下發出黝黑的光芒,似乎是驚濤巨浪,但遇上了兩杆密不透風的長槍之後,就彷彿撞上了岩石的波濤,瞬間就浪花飛濺,碎成一團。
用槍的最高境界就是借力打力,越戰越猛,敵人越多,威力越強;剛中帶柔,柔中帶剛,鋒能透甲破鎧,掃能排山倒海。能屈能伸,能守能攻,靈動而多變,敏捷而堅韌,故此被稱之為“百兵之王”!
而擋在重騎兵前面的兩人無疑是當世最強的絕頂“槍神”,百兵之王中的王者!
一人曾在長坂坡數十萬大軍之中七進七出,另一人曾在小商橋以八百拒十萬,如今兩大槍神聯袂阻擊,別說區區八百騎兵,便是再給八百,只怕也是白白送死!
“這是妖術,這一定是妖術!”
眼看著衝鋒的重騎兵如同麥浪一般成片的倒下,跟在後面督戰的陳紀終於膽寒。粗略的數了一下,一個衝鋒下來,至少折損了三百重騎。而擋在面前的兩人卻毫髮無損,這已經超出了陳紀眼中的人力範疇,只能歸結為妖術!
“退兵,速速退兵!”
心驚膽寒的陳紀差點墜落馬下,慌不迭的撥馬而走,傳令鳴號角收兵。
隨著兩短一長的號角在月色之下嗚咽,一千多袁兵終於膽寒,齊齊的掉頭轉身,落荒而逃。
自相踐踏之下,步兵又被重騎踩死了數百人,敵人可是會妖術,跑的慢了就會沒命,踩死誰算誰倒黴吧!
“痛快!”
看著一千多袁軍潰不成軍,落荒而逃,楊再興與趙雲手中的長槍緩緩停止了舞動,對望了一眼,心有靈犀的放聲大笑。
袁兵退去之後,東方露出了魚肚白。
滿天的烏雲與陰霾終於完全殆盡,那一輪紅日眼看著就要噴薄而出,跳出地平線,還世間一個個朗朗晴天。
“多謝兩位俠士救命之恩!”
絕處逢生,這些幾乎絕望了的難民紛紛跪地叩頭,齊聲稱頌。
趙雲與楊再興一起下馬,招呼著百姓們起身:“向前過了壽春再走百十里便出了袁術的控制疆域,那裡會有大漢天子的部曲巡邏遊弋,到時候袁軍便不敢再追過去了。再向前走一百里,就會到長江北岸,江面上有江東的船隻接應難民,過了長江,你們就有生路了!”
楊再興拍著胸脯道:“桑梓們勿要憂慮,某楊再興正要去投靠大漢天子,這一路上便護送你們到長江岸邊!”
聽了楊再興與趙雲的話,千餘難民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再次千恩萬謝。各自在荒野中拿出乾糧,準備吃完早餐繼續南下。
天氣晴了,只要加把力氣走上一兩天,便能走出袁術的勢力範圍。這無疑讓難民們看到了安居樂業的曙光,一個個精神倍增,歡聲笑語逐漸盪漾了開來。
父親派來接應的隨從雖然死了,但裝著乾糧的包裹仍然還在,岳雲去亂屍堆裡尋找了回來。從裡面掏出幾個炊餅與肉乾,分別遞給趙雲與楊再興二人,“兩位壯士讓小子開了眼界,俺請你們吃炊餅!”
廝殺了大半夜,趙雲與楊再興也累了,便不推辭。尋找了乾燥空曠之處,一起坐了,與岳雲大快朵頤的吃了起來。
就在這時,李氏牽著女兒走了過來,先向楊、趙二人分別肅拜致謝,最後才嫣然道:“聽楊壯士適才吆喝,準備去投靠天子麼?”
“聽聞天子乃是有道明君,以仁義待萬民,又在招攬四方英雄,故此某準備前往投奔。”楊再興大口咀嚼著手裡麵餅,毫不掩飾的道明本意。
李氏欣喜道:“如此甚好,我夫君乃是天子手下的將軍,名喚嶽鵬舉,我等正好一道!”
楊再興爽快的道:“剛才你家兒子已經吆喝好幾次了,某已知曉。有其父必有其子,光看你兒子這身神力,我就知道嶽將軍絕非凡人!”
頓了一頓,看向低頭默默吃著麵餅的趙雲,邀請道:“子龍兄一條長槍使得出神入化,何不與我等一起去投奔天子,將來封侯拜將,必然不在話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