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在床上,我將所經歷的原原本本告訴齊齊,跟她商量我要去江蘇的事情。齊齊聽完我的經歷,也是一臉的驚訝和好奇。雖然對我有些不捨,但還是支援我前去,而公司的事情還仍然託付給小梁。
次日中午,我就踏上了常熟的土地。
常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的西南岸,東倚上海,南鄰蘇州,西接無錫,北與南通隔江相望。
它依山傍水,古城坐落於虞山東南山麓,城外湖泊懷抱,城內琴川古運河縱貫南北。民居枕河而築,小橋流水人家,街巷幽深靜謐,至今仍保持明清時的格局,古典園林點綴其中,山水城園有機地融為一體。
因為伊諾兒的原因,我才對這個城市多少有些瞭解,但因為是第一次來,所以下了車,面對周圍環聚的高樓大廈,多少有些不辨南北。
來之前,我曾經打電話給我母校,想查詢檔案裡伊諾兒的準確地址,但奇怪的是,我的那位同學忙了半天也沒有找到。
我手中只有一張當年伊諾兒留給我的風景照,說就是她住的地方。
照片上右邊的大部分是一個古宅。前面一排是禁閉的黑院門,院門上方是一個高出左右牆的突出飛簷;兩側是短牆,白牆皮,牆上也有瓦片覆蓋;短牆兩側是兩間房,一樣的白牆深瓦。從照片角度看只能看到院子裡是二層小樓的瓦片。
院門前就是有些泛黑的河堤,有一組臺階直通到河堤下,於水面平齊。古宅的倒影清晰的落在清澈的河水中(我當時不知道那究竟是河還是湖泊分叉)。
照片左邊顯示,古宅的左方不遠處應該是一座石橋,門前的河水從橋下流過,雖然外表已經破敗不堪,但仍然有人通行。
想一想要拿著這張照片去挨個對照,我的腦袋就有些暈暈的。好在曾聽伊諾兒提起過一個叫鐵琴的地方,希望能縮小我的查詢範圍。
坐上一輛計程車,司機問我去那裡,我問他常熟有沒有叫做鐵琴的地方。司機顯得很熱心(事後跟一個當地的朋友談起,才知道這傢伙多收了我兩倍的錢)。,一聽就明白,說有個著名的景點,叫做鐵琴銅劍樓。我當時心花怒放,迫不及待的出發了。
就在我被轉得頭暈腦脹的時候,司機說“到了”,我就下了車,剛才在車上拿出照片給司機看,他直搖頭,我只好去找當地人。
江南水鄉,確實名不虛傳,但走的滿頭大汗,問的口乾舌燥的我卻無暇顧及,不得不在一個小吃攤停了下來,吃了一碗8元的面,沒想到口感極好,頗有些精力充沛、幹勁十足,老闆告訴我,腳下所在叫古裡鎮,吃的面叫蕈油麵(音譯,不知道對不對)。
所謂無巧不成書,我沒想到接下來一碗麵竟然會吃出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來。
我掏出錢包翻了半天,沒找到零錢,只好拿出一百,讓老闆找,然後準備轉身離開,一瞬間發現有人正盯著我,也就二十歲左右,瘦小枯乾。
剛才我一回頭,他就把目光移往別處。
等我走出百米,更加肯定了我的判斷,因為那個人正墜著我。
這時,我已經走到鎮中心,熙熙攘攘的人群,頗有些摩肩接踵的感覺。這時候,直覺告訴我,來人正急速向我右側靠近,我暗自防備。
來人碰了我右邊肩膀一下,然後一閃而過。只聽“啪”一聲,把周圍的人嚇了一跳。
剛才瞬間他左手已經被我右手捏住了穴道,剛夾到手的錢包又落回到我的褲袋裡。我右手往後一帶,這傢伙不得不面向我,啪的一聲響正是我左手抓住他另一支手腕的聲音,
“哎呀,小猴,好久不見啊”我故意大聲說,路過的人都以為是朋友相見,也就不以為怪,因為我們兩個正手拉著手,面對面。
“大哥,是我不對,有話好說”這傢伙卻也乖巧,從我拿他手腕的分寸就看出了苗頭。
“跟我來”
我放開他右手,捏著他左手,轉眼進了一個小巷,因為我突然想到一件事。
在一個垃圾桶旁,我放開了他
“大哥,是我瞎了眼,得罪了您老,念在出來混不容易的份上,希望能放小弟一馬”長得跟猴子似的傢伙雖然不停的羅嗦,但還老實,沒有撒腿就跑wωw奇Qìsuu書網,看來這小子江湖水吃的挺深。
“我要為難你,你還能站在這裡?”我冷冷得說
“是,是,大哥有什麼吩咐,儘管說”這傢伙倒也機靈
“你叫什麼名字,這是給你的好處費,我有事要問你”我從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