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東瀕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的一個龐然大國。
與領土擴張相伴的是一條清晰的思想脈絡。最初建國時想到的就是一個大陸民族國家,13個殖民地聯合時的立法機關就叫做“大陸會議”。1823年,詹姆斯·門羅總統宣佈了“門羅主義”,警告歐洲列強停止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不要再幹涉西半球的事務。1831年,托克維爾提出了“美國例外論”,以回應約翰·溫思羅普1630年那有名的“山巔之城”佈道以及托馬斯·潘恩1776年在《常識》一文中提出的讓世界從頭開始的思想。托克維爾的“美國例外論”一詞後來具有了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觀的含義。1843年,安德魯·傑克遜總統把這一思想描述為“擴充套件自由地區”。
1845年,民主黨記者約翰·奧沙利文在主張美國兼併得克薩斯和俄勒岡時,第一次提出了“天定命運”之說,以此來表達大陸主義這一意識形態。用他的話來說,向外擴張和擁有整個大陸“憑的是天定的命運……上帝給了我們這一使命來發展偉大的自由實驗”。如同美國革命、共和主義的興起、廢奴運動和政黨競選一樣,美國的大陸擴張被認為是又一次“十字軍使命”,具有強烈的道義精神。“天定命運”成了上帝給予的救贖基督教世界及其人們的機會。從那時起,這種特殊世界歷史使命感和機遇感就從來沒有離開過美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到19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