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起作用(如交通秩序,公交秩序,以及下文分析的中國歷史上代際和代中的“虎鬥”和所謂海外###中的“內鬥”),所以最重要的是需要核心權威的推動,這就是使合作得以開始的“第一推動力”。在無法樹立權威的地方,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的社會就真像是“一盤散沙”。許多華人社會就因此而缺乏像樣的自我組織,美國的華人社會亦是如此。
二、儘管“一報還一報”是“集體穩定策略”,但“一報還兩報”和“有疑心的一報還一報”的混合仍可成功滲透,這說明“一報還一報”的優勢有賴於每一種戰略的起始比例。即使“一報還一報”一開始就占主導地位,輕微惡戰略仍可存在。
三、作為一種真正不可滲透的“進化穩定策略”的“永遠背叛”,與具有“區域性集結”能力的“一報還一報”,這二者構成的“雙穩定系統”,最適於用來說明中國人的“關係文化”和中國人的“有小忠而無大忠”。然而,阿克塞爾羅德的“齒輪效應”(Ratchet effect,即認為合作使成效遞增)和道金斯的“高階穩定性”這兩種觀點都是意味著直線式進步的自然選擇過程,其進化方向是走向日益增進的合作③,但這種看法是成問題的(不妨想想以色列—阿拉伯對抗,以及美國的反恐怖戰爭)。正如本章所述,中國的歷史表明,在這種“進步論的進化”之內並不存在任何機制或進化基礎來推動一直不停的進步,而是隻有這樣一個過程,它產生區域性的適應,而不是全面的前進。不少人持有全球民主化的直線思維,即使“道義進步”能有明確定義,他們也需要認真琢磨上述情形,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四、博弈論以及重複的“囚徒困境”實驗具有令人鼓舞的啟發價值。然而,“模式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畢竟存在著差距,對於“現實世界”中的角色,還必須看到他們和他們的戰略背後起作用的因素。其中有以下“八大因素”:博弈者的關係、聲譽、技巧、賭注、資源、風險、學習,以及決策過程。④“模式世界”中的例子都可能是存在的,因為他們背後的這些因素的作用可能正好被中和了。而在現實中,這“八大因素”卻往往能決定博弈的性質。比如,人們在政治中可能運用一種戰略,而在商業或社會生活中可能又運用不同的戰略。他們會不時地變換戰略。他們還可能用各種不同的策略來欺騙或誤導其對手,中國有名的“三十六計”即是如此。博弈環境決定博弈策略,制度決定行為。自然進步論的模式過於理想化了,它很難適用於複雜的現實世界。
。 想看書來
鴻門宴(1)
對於中國的持續繁榮以及中國的政治未來而言,中國的政治文化有三個方面尤其重要,它們是:一、朝代之間的“天下”之爭;二、朝代內部的權力之爭;三、“接班繼承”制度以及中國的“朝代輪迴”邏輯。
中華帝國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在它之前有過夏、商、週三個朝代。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是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正是周朝的統治者最早以“天命” ——即“受命於天”的君權神授之說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同時證明夏、商亡國的合理性(商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
周朝建立了中國式的封建制度,把土地分封給君王的宗室。⑤周朝中央權力衰弱後,這些諸侯國紛紛自視為獨立王國,這就是中國地方主義的起源。幾個強大的王國彼此征戰不休,形成“春秋戰國時代”。此時諸子百家,主要是法家、儒家和道家,異彩紛呈,學術之盛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秦國利用了法家思想最先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秦國強大起來後滅了其他各國,其統治者嬴政於公元前221年宣佈自己為一統天下的“始皇帝”,這就是秦始皇。中國兩千年的帝國篇章由此開始。但是秦朝的“法治”暴政剛實行12年就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農民、囚犯、士卒以及原先各諸侯國統治者的後裔都紛紛起來造反。
在當時的起義隊伍中,原楚國的兵力最強,它的統帥項羽驍勇善戰,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秦軍。當時起義者推舉的名義上的領袖楚懷王與各路隊伍約定,誰先攻佔秦國心臟地區關中及其都城咸陽,就立誰為關中王。項羽大軍在北面忙於與秦軍主力交戰之際,另一支起義隊伍在沛公劉邦率領下首先攻進關中,秦帝國最後一名統治者子嬰於公元前206年投降了。
“鴻門宴”的故事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發生了。項羽認為滅秦功勞應該屬於他,不能讓劉邦當上漢中王,否則他項羽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