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1 / 4)

小說:地仙演義未完 作者:蠍子王

帝俊喜道:“有二位道友前往,我無憂矣。”當即叮囑一番,遣二人即刻動身,各自行事。

不說女媧去請三清,卻說伏羲來尋鎮元子,想起鎮元子上次臨別之言,因在西南之海附近細細尋找。尋不數日,終於在一臨海的懸崖邊上,遠遠見到鎮元子的身影。

只見他正坐在一塊巨大礁石之上,對著滄海,抱膝長歌,歌曰:

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四時為馬,陰陽為御,乘雲凌霄,與造化俱。上游於逍遙之野,下游於無垠之門,還返於無極。

其時風吹袍帶,飄飄飛舉,自有一番神仙姿態。

伏羲聽了,不由得悠然神往,見鎮元子唱罷,走到他背後擊節讚道:“道友好歌!不知歌中之仙,是何品類,如此逍遙,倒是好生令人羨慕!”

鎮元子回頭見了伏羲,也不驚訝,微微一笑,道:“閒來無事,特為地仙歌之,倒要令道友見笑了。”

伏羲見了鎮元子面容,心中驚駭,蓋因此時的鎮元子,給他的感覺竟然與鴻鈞道祖神似。乍一看時,只以為是道祖法架在前。

他定了定神,問道:“何謂地仙?”

鎮元子道:“地仙者,居仙山,開洞府,與麋鹿為朋,與松柏為友。閒來閱遍三經,棋間落子;興至求田問舍,窺圃看園。或尋山而採藥,或訪友以談玄。朝遊滄海上,暮歸碧峰間。也不管那花落花開,雲舒雲卷。山中無歲月,悠悠不記年。”

伏羲聽得入神,喃喃地道:“如此悠然,真是令人羨煞,只不知洪荒之大,幾位高仙可以做得到?”

鎮元子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乃得逍遙。”

他說得輕鬆,其實也只不過是一種理想罷了。他重生以來,勞心勞神,忙忙碌碌,搶佔先機,哪裡真能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便是將來成聖,也還有道統之爭,要為門下謀一線生機,如何能逍遙至此?

伏羲還待再問時,鎮元子卻不想與他過於糾纏,笑道:“道友行色匆匆,眉頭緊鎖,心藏機構,一看就是有要事在身,自然難以體會到如斯樂趣。”

伏羲這才猛然驚醒,暗暗自責,心道自己也太過荒唐,居然在緊要關頭,把大事拋在腦後,連忙說道:“我確有要事而來,聽聞道友高論,險些將其忘卻,實在不該,見笑!見笑!”因向鎮元子說明了來意。

鎮元子沉吟一番,道:“也罷,此事也是與我有關,當早做了結,以免洪荒生靈受苦,有違當初盤古之意。我這便出手,先去燭龍一臂,再做道理。”

伏羲見鎮元子雖說出手,卻無遠行之意,奇道:“道友莫非就在此地出手?”

鎮元子道:“正是!”

伏羲訝然道:“此處離太陽星不知多少萬里,道友便是再神通廣大,又豈可在此有所作為?還是與我同去妖族,自有道友建功之時。”

鎮元子笑道:“道友執著了。須知事物之間,不在遠近,只在有無因果。若是因果早種,天機牽引,便是萬里之外,遙遙一線玄機,也可成事。”見伏羲茫然不解,便指著旁邊的一隻小海龜說道:“若說這隻海龜,能致大海彼岸的一隻蚌類於死地,道友可信乎?”

伏羲道:“此龜只是一隻普通海龜,又無修為,從此地游到海之彼岸,不知有幾千裡,只怕還未到達,便成了大魚口中之食。況且他與那蚌類無冤無仇,又不能用來果腹,怎麼會致其於死地?此事萬萬不能。”

鎮元子笑道:“只因那蚌類遠遠看去,有些類似堅果,被一喜食堅果的猛禽發覺。它便要投石擊之,以吃到其中果實。那猛禽一飛千里,往東而行,便到了此地,才見山石。又因此龜四肢收縮,酷似頑石,因此被這猛禽抓起,趕了回去,投在那蚌類身上,因此將其砸死。”

伏羲怔怔無言,覺得鎮元子所言,既匪夷所思,偏又合情合理,反駁不得。

鎮元子因笑道:“道友不必驚訝,且看貧道行功!”

說畢,站起身來,一推髮髻,面前現了法寶地書。

鎮元子又朝著地書,噴了一口元氣。那地書在空中越來越大,似一幅巨幕,又猛地投入地底。頓時,周圍的方圓數萬裡的土行地脈靈氣,紛紛向二人腳下匯聚。伏羲只覺得站立之處,驟然隆起,越來越高,不片刻,竟然高達數萬丈。

一番滄海桑田變化,鎮元子以地書之力,就在這西南海邊,竟然憑空成就了這般仙山勝境。

好山!只見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盤古脈,頂摩霄漢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掛藤蘿。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