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雖然心中鬱悶無比,也無話可說,只得朝道祖拜道:“謹遵老師聖意!”
道祖經歷了這一場爭執,似乎也有些疲憊,乃閉口目,隱退而去!
太上老君見道祖隱退,朝眾仙說道:“今日老師相召,議事甚急,想必諸位道友都要回去細細思量,才定後計。因此,依貧道之見,今日之會,不如就此作罷。三月之後,我三清當在大赤天兜率宮中相聚,商談封神之事。屆時還望眾位道友大駕光臨,共商大事,也為我等三教封神做個見證!”
封神事關天道大勢,並非私事,雖然說是以三教為主,但鴻鈞道祖有言在先:眾聖都要相助。即使太上老君不邀,眾聖也必然也要密切關注,因此太上老君索性大方,遍邀眾聖相商。
眾仙皆道:“道友此議。可稱妥當!”於是紛紛散去。
鎮元子與女娼娘娘一道,出了紫霄宮。歸途之上,娘娘嘆道:“老師定下一千五百年殺劫,從此未入混元者,再難做清淨之仙,三界將更加多事矣!”
鎮元子說道:“天地靈元有限,殺伐神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娘娘說道:“道友之自然大道,神妙無方,不假外求,萬壽山中靈元馥郁,殺劫不染,乃是真正清淨之地,實在堪羨!日後論道之時,還請道友多多指教才是!”
鎮元子笑道:“娘娘若對貧道自然之道有心,貧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娘娘聞言大喜,連忙謝了!
鎮元子道:“除萬壽山外,西方世界。也不染殺劫,娘娘卻的何不羨?”
娘娘一笑,說道:“道友可是考我?老師雖然未曾明言,但我亦知曉:西方聖人以至寶護持門下小乃是治標不治本之法。護得一時,護不得永久。門人弟子的一切因果,都要落到接引道人與至寶金蓮之上,日積月累,久而久之,終究難以維持,到時恐生大變。”
鎮元子說道:“娘娘旁觀者清,真通慧者也!依貧道看來,接引道人智慧絕倫,未必對此毫無所覺小多半仍是願舍已身,護持西方一教!”
娘娘說道:“此可謂大弘毅、大犧牲矣!可敬可佩!但恐勞心勞力,而天道如刀,金蓮再好,不為長久!”
鎮元子亦說道:“正是如此!”
娘娘乃復嘆道:“若是處處如同萬壽山,三界才真歸清淨矣!”
輕輕一句嘆語,如同驚雷,落到鎮元子心頭。饒是鎮元子心志堅定,早證聖道,亦被擊得痴痴呆呆,一時竟然忘了前行。
娘娘見了鎮元子形狀,微微一笑,也不道別,便回媽皇宮去了。
卻說玉帝與鎮元子在紫霄宮中一番爭執以後,自知天地分立。遲早難收雨師、風伯與巫族之心,便著二二川刃海方族,封四海力王為行雲布雨業神,皆享開府聯。備兵事,永鎮四海。龍王以下,只將重要職司分派上報天庭,御筆欽點即可,其下不問。
敖廣身為東海龍王,一直行韜光養晦之計,見天庭條件優溼。絲毫無害於龍族,反能為龍族正名,在洪荒積累功德,便答應了下來。
一時無話,三月之後,眾仙重聚大赤天兜率宮,按位坐定。有太清聖人兩位弟子玄都師與火龍真人,在一旁伺候。
只聽太上老君說道:“封神之事,上連天道,下涉眾生,關係重大,不可不慎!封神一起,便是神仙之一大劫,在座諸位,便是開劫之仙、操刀之主。因此今日在貧道兜率宮相聚,便先議此劫規矩,才好行事。”
鎮元子說道:“老師有言在先,此次封神,乃是以人道、闡、截三教為主。三位道友只管計議,我等旁聽即可!”
其餘眾仙紛紛說道:“正是如此!若有異議,再論未遲!”
眾仙既有此語,元始天尊便不客氣,乃說道:“大劫若起,不可不教而誅,不生無因之果。否則眾仙無辜受戮,怨氣沖天,不歸神位,反生枝節。”
太上老君領首,說道:“殷商自成湯以降,傳承天子之位,已歷二十七代,滿六百年。貧道日前推算天數,知其氣數將盡,西方有聖主取而代之。
改朝換代,干戈相見,多有殺伐。我等不如遣弟子下山,在其中完了殺劫,一併斬將封神!”
元始天尊說道:“如此甚好!”
通天道人也說道:“此事並無異議!”
於是三清一致,先定下了封神之劫的干戈之道!
太上老君又說道:“大劫雖起,不可氾濫,免傷無辜,違了上天好生之旨!因此改朝換代之爭,雖然是仙凡同戰,但若有各教弟子。恃法行兇,屠戮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