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她喜歡珍珠,便紛紛說自家也有,忙著又打發人回店拿貨。不一會,回去的兩撥夥計都相繼趕回,一時間屋內銀燦光輝。各種銀飾俱是別緻,有的還頗為誇張,尤其以草蟲飛禽造型為多,引章十分喜愛,其中一枚貓頭鷹的大戒指、一隻紅珊瑚嘴銀嵌水鑽仙鶴造型的胸針尤為搶眼,還有一套純銀纏絲打製的十二月花卉髮釵,共十二支,皆長五寸,雕鏤迴環暗紋,綴著流蘇,花瓣層疊,花絲輕顫,算不上貴重,難得的是精緻。各種珍珠也紛紛登場,其中以淡黃、粉紅色澤居多,跟潔白無瑕的東珠大為不同,也恰是這份不同讓引章愛不釋手,更難得還弄到了兩顆龍眼大小的黑珍珠,泛著幽幽熒光,光滑瑩潤,尚未打孔鑲飾,據掌櫃的說是剛剛得到的,引章拿了愛不釋手。
接著好幾日,二人依舊在城中逛玩,除了街市,但凡有特色的地方也都去了,這是ya熱帶的氣候,雖是五月,天氣已經甚為炎熱了,但南方樹木且高大繁茂,卻也增添了不少陰涼,而且樹種造型各異,什麼三角梅、各種棕櫚、大葉榕小葉榕、橡皮樹、合歡、木棉、蘇鐵等南方特有樹種隨處可見,甚至還有許多綴滿累累果實的芒果、荔枝、桂圓、楊桃、番石榴、番荔枝、椰樹、紅毛丹等果樹也都栽植路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對引章而言這是親切,對胤禟而言則是新奇了。
別的且不說,他吃的荔枝大多的是地方官員泡在蜂蜜中保鮮快馬送往京城的,此時是第一次見了串串掛在樹梢枝頭的果實,還好好瞧了幾眼,大嘆來的不是時候。還有那果實結在樹根樹枝上的菠蘿蜜,胤禟簡直目瞪口呆,不覺又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日子過得很是逍遙,引章肆無忌憚的購物,大多是看中了便讓人送回客棧,交由魚兒等整理,或送往北京九爺府,或送至杭州玲瓏繡坊,魚兒自會處理,她什麼都不必操心。
唯一覺得遺憾的是,什麼小吃都看得見摸不著,胤禟那是絕對不允在集市上隨便吃東西的,別說各類燒烤,便是白糖糕、龜苓膏這樣的東西也得他問仔細了才許略嘗一嘗,她想喝一杯消暑的涼茶,胤禟看那黑乎乎聞著一股子草藥味的樣子堅決不允,說是萬一衝撞了胎兒怎麼好?
還有香噴噴的茶葉蛋,胤禟本不覺什麼,但一看到煮茶葉蛋的鍋裡除了有茶葉還有八角、茴香、桂皮、紅辣椒及其他他根本不認識的樹葉樹皮之類的香料便堅決的不許她嘗。他就說呢,這茶葉蛋的香味怎麼跟他在別處聞到的不一樣
還有令她垂涎欲滴的各種酸食,鮮嫩的白蘿蔔鮮綠的萵苣切成小塊或細絲、嫩黃的姜、整個的藠頭,裹滿紅紅的辣椒末醃製幾天,盛放在一個個蓋著潔白棉紗布的瓷盆中,老遠便是一股濃郁醇正的酸辣味衝入鼻中,令人滿口生津,食慾大起。
這是廣西人鍾愛的小食,當地名稱就叫做“酸”,胤禟一聽說了個“酸”字,又問明是生食醃製而成,立刻聯想起在土司家中那什麼土司夫人陪嫁、醃製埋藏了幾十年的玩意,也顧不得什麼孕婦嗜酸的講究了,將自家眼巴巴的夫人拖走,還好言好語笑著安慰她:“娘子乖,娘子想吃酸東西,咱們喝醋好不好?”引章聽了差點沒背過氣去。
不過,在正經豪華的酒樓裡,她還是可以一飽口福的,粉蒸排骨、瓦煲臘味飯、糯米蒸山雞、叉燒、燒鵝、竹蓀鵝、拔絲芋頭、禾花魚都是當地特色菜餚,鮮美異常,便是尋常的香菇、木耳等也別有一番本地風味。
最讓她稱絕的是一道叫做竹筒燒魚的菜。南方多竹,不但多而且大,有的直徑達二十多厘米也非罕見,這道菜便是取當年時下剛剛脫落筍殼長成的嫩竹,截出竹筒,洗乾淨,將剖洗乾淨的鯽魚和各種調料一併放入竹筒,加上少許清水,將竹筒封口,放到火上慢烤,待得竹筒表面漸漸冒油吱吱作響,顏色也由嫩青轉棕黃,聞到陣陣香味時,便算大功告成了小心翼翼滑倒出裝盤,端到桌上,既有魚的肉香,又浸入了竹筍的清香,原汁原味,格外的鮮美可口。
當這道菜端上桌時,引章便是聞到這一股格外清香的竹筍香卻沒見著半片竹筍不覺好奇相問,這才知曉其中乾坤,與胤禟讚不絕口。
還有一道也是魚,給她留下的印象也極深刻,當地人叫做“擔擔魚”,魚肉細嫩,魚湯濃香撲鼻,簡直鮮美的不像樣
據酒樓中夥計說,這擔擔魚取材百里之外永林縣山溝裡一種叫做汲汲的三指大小的野生魚,此魚渾身烏黑毫無雜質,腹部卻是雪一樣白,最與眾不同的是身上魚骨經烹飪後軟綿可食,入口極佳,堪稱當地一絕。南寧離那兒路途甚遠,但對此魚追捧甚熱,此魚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