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2 / 4)

小說:清朝種田記 完結 作者:月寒

及所有莊民和佃戶們的努力,駱家莊已變為一座花園式的、帶著家的溫暖的莊園。

胤禟陪著她散步於莊子管轄範圍,幾乎不敢相信一座農莊可以建造得這麼漂亮。引章母女僕從居住的莊園氣象恢宏、道路整齊、花木蔥蘢自不必說,出了莊園大門,通向四面八方莊稼地的所有道路無論主道、小道平平整整,接連無縫鋪著大塊大塊的青磚,乾乾淨淨,便是雨天出門,也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厭惡。道口豎著路牌,道路兩旁遍植綠樹,且各有特色,比如銀杏路一整條路全部栽植的是銀杏樹,白楊路一整條路便植的是白楊,還有什麼翠柏路、油松路、桐花路、碧梧路、榆錢路、玉蘭路、槐花路、丁香路、楊柳路、七葉路、懸鈴路、雲杉路、黃楊路……竟沒有一條路栽植樹種是重樣的一排排筆挺溜直直排到遠方,令人瞧著格外賞心悅目。引章看了還感嘆:“這若是在南方,栽植楊桃、荔枝、龍眼、芒果等各種南方熱帶果樹,那可更美呢”

兩人只帶著魚兒、寶珠,一路走一路碰到的莊戶俱是笑容滿面的招呼道:“姑爺好,大小姐好”引章一一微笑回應,偶爾還順口問幾句幹什麼去啊?收成如何?日子過得怎樣?諸如此類的話語,可見她雖不常在莊子上,但每次回來必定是下來轉悠的,所以大家都認識她。

莊稼地裡水稻正在收穫的季節,沉甸甸的麥穗和黃中顯青的禾稈禾葉在陽光下呈現著一片絢爛的金黃,如流光溢彩的畫卷,一條條或大或小的水渠縱橫交錯流淌期間,與道路綠化樹一起,將這原本連成一片的幾千畝良田分割如一方方棋盤,水渠旁四米左右便是一棵樹,卻又仿照杭州白堤,一棵垂柳一棵桃樹,望著著深淺不一的綠色和臨水盈盈的柳枝,可想而知春季下田插秧時,一樹嫩黃一樹絳紅會是何等的美景。水渠與河流交匯,渠水自上游河中引入,在下游又流回河中,河畔碧草茵茵,野花悠閒自得綻放期間,野性而詩意。岸上自然也少不了種樹栽花的,一叢深綠一叢淺綠,映著汩汩的河水別具風姿。河中或岸畔時時傳來大白鵝和水鴨嬉戲喋叫之聲,一派農家安樂風光。

“這農莊真是漂亮,老爺子要是見著了,必定將此處列為天下農莊之楷模”胤禟望著一派無垠的田畝不由感嘆。

引章甚是得意,笑道:“這可是我花了心思花了銀子規劃出來的,能跟尋常的一樣嗎?要說這兒是世外桃源,我想都沒有人有意見的”

胤禟笑笑,舉目四顧笑問:“田地倒也不少,總得好幾千畝吧?”

“是啊,這些年又買了不少”引章稍稍一想心裡便有了數,笑道:“種糧食的水田應該是六千五百多畝,往西邊、北邊去還有旱地五千五百多畝吧,種的是土豆紅薯玉米花生大豆之類莊稼和一些蔬菜、藥材之類的,用來養雞養魚養豬的,其間還有幾片小樹林子和果園、還有幾間加工酒、粉絲的作坊。在馬陵灣那邊還有上千畝竹林和八百多畝柑橘園呢這些可是我們駱家的老根基了”

胤禟聽了不覺取笑道:“你記得倒清楚爺今兒才發現,原來你最拿手不是做生意而是種地呢”

“民以食為天,要是沒人種地還有什麼生意可做,便是有了錢可買什麼呢你還真說著了,我本來就是種地出身的。你看那邊的村莊,都是我家的佃戶,咱們過去轉轉吧”引章指著西北角坐落在一片高地樹木間的屋宇笑道。

“好你也該累了”胤禟笑了笑。

沿著白楊路走了一段,往北轉入榆錢路,拐了個彎折而向西,又踏上了紅杏路,一直到頭,便是叫做杏林村的小村莊,是駱家三個佃戶村之一,住著四十來戶人家。此村如江南常見的農莊一樣,坐落在水田之間,莊子周圍全是良田。不同的是,它的房屋一排七戶排列的整整齊齊,每戶一座兩層樓房、一個小院、院中東西各一間小小的耳房可用作廚房、儲物等,一色青磚粉牆、烏漆院門、蒼灰簷瓦,整齊劃一。院子外邊栽種著各種樹木,或果樹或景觀樹種,隨各家意願,桂花、玉蘭、桑、楊、銀杏、桃、李杏、棗、柿等等應有盡有,沿著外院牆角一溜還砌著長方的小小花壇,栽植的無外乎月季、映山紅、菊花、朱頂紅等尋常花木,卻長得十分精神,開著小小的花朵兒。

村中還開闢了小小的公園,栽種著很大很大樹冠濃密枝繁葉茂的樹,周圍有許多花木、假山石和小小的水池,還有小小的空曠廣場,樹下和廣場上安置有石凳,供人們飯前飯後消遣閒聊。

村中的道路如同一路走來的一樣,皆是平整的大青石板鋪就。村尾還建有兩排長長的雙層樓房,是預備給農忙時節臨時工住宿的,還有很大的庫房和堆放農具工具的院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