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4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細看那條目,原來是一條有待驗證的記憶。作為一個文科生,他看過的書實在太多。也只有實實在在看了許多書的人,才會知道書裡的知識、資訊不能全信。有些是書作者存在錯訛,有些則是自己的記憶錯覺,所以當初他把這條寫下來,也是要提醒自己多加驗證。

後來發生的事太多,竟然就忘了。

不過這題目的答案也有了。因為假銀的問題,徐元佐更喜歡銅錢,起碼銅錢的質量是一眼可辨的。所以幾次兌換下來,匯率也很清楚,一兩九成銀能兌一千四百到五百的銅錢——看銅錢的質量有所升降。

徐元佐提筆將正確內容補上去,突然心中一動,開始默默尋思。

從銀錢兌換開始,一兩兌一貫也就是千文,似乎就是常識和基準。

大明本就忽視鑄錢,整個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經濟總量高於兩宋,鑄錢數量卻只是兩宋的三分之一。在市面上,非但能看到各種心安理得流通的洪武錢永樂錢這些明朝“古幣”,甚至還有相當數量的宋朝銅錢。至於鐵錢,雖然不在國家經濟序列之中,卻也是被市場認可的輔幣。

徐元佐從後世人的角度來看,經常有某地發掘出數噸宋錢的記錄,而且古玩市場裡除了賭石之外也有“賭錢山”——就是從凝結成一體的“錢山”中,賭運氣看能否開出價值高品相好的宋錢。

明朝人是怎麼都不能想象這種情形的。

萬曆年間跨度極大,也正是萬曆時期,世界銀礦冶煉技術有了兩次大提高,而開採出來的白銀有三分之二是湧入中國的。這對於大明,尤其是江南而言,白銀貶值是大趨勢。

白銀作為市場主流貨幣,一旦發生貶值,那麼最直觀的市場表現就是各商品種類的漲價。所以因此導致銅價上漲,從而銅錢兌換比例就從一千四五比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