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3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撥款,真是雪上添霜。

*

*(未完待續……)

PS:求推薦票,求各種支援~!

二六二 年末

海瑞有時候真的挺招人恨,不過這裡面又有程度上的不同。

有些人家是的確吃了海青天的虧,偏偏人家是巡撫一方的封疆大吏,要想扳倒這個層面的高官,怎麼也得內閣首輔或是六部正堂出面。大明有這樣面子的人不是沒有,但絕對不多。

次一等是厭惡海瑞破壞潛規則的利益集團。潛規則是一種對規則的變通和補充,是最貼近人內心**的規則。破壞潛規則,說明你跟我們不是一路人,既然不是一路人,討厭你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這種人沒有切身之痛,順水人情沒問題,真要他們出面卻是不能夠。

再次一等就是牆頭草了。這類人沒有什麼主見,親友團怎麼說,他便怎麼想。大家都說海瑞海閻王煩人討厭,他也會跟著喊兩嗓子,絲毫不會去思考海瑞的作為對他有何影響——甚至海瑞還是站在他這邊的呢。

徐元佐很清楚群體無意識的威力,仗著自己的身份和立場,對海瑞打一棒子又給顆糖。海瑞對此只能囫圇吞下,外人不知所以,還以為徐元佐真是鐵骨錚錚不畏強權的好男兒。

因為驅逐海瑞已經成了官(富)民共識,所以徐元佐開出的價碼並不算高。何況他也不是單槍匹馬吃獨食。

海瑞不是還要從別的商賈人家借調掌櫃麼?這些人家自然也能分上一段工程,或是自己做,或是分包出去,終究不會吃虧。

那些不出力的人家,便得出錢。

名目也很好聽啊:為了造福鄉梓疏浚河道,開挖新河。

這些都是衷貞吉和下面兩位知縣的工作。他們能夠募集到的資金越多。問國庫拿的就越少,壓力也就越小。戶部為了安撫他們,同意留存的銀子也就更多。如果能夠有所結餘,那麼留存下來的稅金就可以轉入小金庫。

這個小金庫在貪官手裡,多半是私下吞沒了。在清官手裡,卻是方便日後做一些小的利民便民工程。或是作為骨頭扔給胥吏差役,叫他們咬百姓的時候稍微輕些。

有海瑞的前車之鑑,衷貞吉和鄭嶽自然知道該如何做。

隆慶三年十月廿七,松江河道工程正式立項。

按照之前官府的通論,只有登記在工商冊上的企業才能競標,所以徐氏工程隊——建設社奪得了絕大部分的河段工程。沒有資質考核,沒有技術標、商務標那麼複雜的程式,衷貞吉帶著兩位縣令就決定了競標結果。

剩下的河段則是其他出人出錢的人家分攤。出了人的商賈之家多少能賺點,出錢又承包河段的。只能說是真正熱心鄉梓。

無論如何,按照傳統習慣,但凡是工程就要立碑。碑上要記敘這樁大工程的主導者,碑後要刻上捐款者的姓名籍貫。這也是古今如一,並未變過。

……

……

每年冬天農閒都是勞動力過剩的時節,也是興建工程最多的時候。

往年老嚴頭要到處帶著兒郎們混飯吃,今年卻是拿了個怎麼看都做不完的工程。這就像是半飢半飽一輩子的乞丐,乍然間拿到了一座吃也吃不完的米山。真是欣喜得令人發憷,生怕恍然間做了一場美夢。

“不要緊。慢慢做。做不完可以包出去。”徐元佐道:“關鍵是鍛鍊人手,日後基礎建設還很多。”

老嚴頭頭一回聽說基礎建設,不過大概能夠猜到是一些修橋挖河、官府給錢的活計。

“您老放心,疏浚河道開挖新河看似只要賣力氣,其實也有講究,兒郎們做了這個。日後幹什麼都有個底子。”老嚴頭順著徐元佐的話保證道。

徐元佐道:“這條黃浦江——唔,等它徹底完工了,估計就是這個名字。這江是太湖入海的主通道,是松江府五百年興盛的根本,千萬不能省工省料。”

——使勁用錢唄。是這個意思吧?

老嚴頭心中琢磨著,道:“小老兒知道,佐哥兒放心。”

徐元佐又特地關照了朱泖河河段的工程。那條河貫穿朱家角和沈巷,就是徐元佐從小玩到大的那條。如今朱裡因為地理位置,還沒進入巔峰,不過也可以先把河道準備好。

徐元佐道:“小工要自己慢慢養,大工也要開始準備。對了,我說的圖紙,你覺得如何?”

圖紙取代模型是徐元佐的重要推進過程。日後是做挖泥砌磚的工程隊,還是高階大氣的建築師事務所,全看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