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燙得發暈。

徐元佐也不怕得罪陸樹聲,又道:“寒家雖然沒有惹上訴訟之苦,然而之前清退的田畝數量,卻是數倍於有爭議的田畝。甚至不惜得罪親族,再不準人投獻、寄名。”

“少湖公身為士則,行為世範,令人欽佩。”陸樹聲深吸一口氣,對此也只能讚歎。

徐家三萬畝地是正經買來的。在此之外還有二十四畝、八十一萬畝等說法。這些或是投獻寄名,或是詐冒親族,其中的利益鏈盤踞在徐家管事、中小地主、衙門書吏之間。要將他們立刻剔除乾淨是不可能的,徐慶如今正在做釐清土地的事,風聲所到,下面還比較剋制罷了。

“換個角度來說,完了三年的稅之後,地產總算是確鑿無疑了,日後也不懼刁民勒索,可謂快刀亂麻,永絕後患。”徐元佐勸道。

陸樹聲微微頜首,深以為然。(未完待續……)

PS:求各種支援~!

二五零 風雨欲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為了保全名聲,不至於墮落到跟人對簿公堂,不少士紳願意息事寧人,捏著鼻子把藥灌下去,然後再將一腔怒火發洩在海瑞頭上。

這多是有錢人家,比如徐家、陸家。然而有些人家並沒有豁達到放棄上百畝的田地,所以他們選擇了當即就將怒火發洩到海瑞頭上。

一時間,針對海瑞“糊塗”、“虐紳”的聲音飛快散播出去。這些人頂著勢家的名頭,大部分只是勢家的管事、中層管理人員。因為真正的縉紳有官位作保,大明律保障他們的利益,真正被觸動了乳酪的,其實是那些人。

寬泛算起來,陸樹聲可是國家領導人級別的高幹了,與他的交流當然得第一時間告知徐階徐老先生。

徐階聽過之後只是慶幸自己早早有了準備。如今江南鬧的事,就跟踩了狗屎把鞋扔掉一樣。徐階和陸樹聲雖然同樣丟了鞋赤腳走路,但前者好歹沒被狗屎膈應一回。

“為何不讓他家一起進來?”徐階問徐元佐。

老先生一輩子幹的事情就是以弱勝強,暗地裡結黨對抗嚴嵩、暗地裡結黨對抗景王……在他的思維定式裡,能結成利益共同體是最明智的做法。

徐元佐微微沉思了一下,覺得這個問題由徐階問出來,略顯膚淺。確定不是自己審題失誤之後,他道:“大父,若是放外人進來,恐怕會很麻煩。要不要給他們看賬呢?若是讓他們看,那麼……”

徐階輕輕揚了揚手:“老夫忘了,這銀錢都是用在我家產業上的。”

——三萬畝田地的收益,數萬金的收入。你說忘就忘了……

徐元佐輕輕吐了口氣:緊抱壕的大腿,我沒錯!

“不過你這般將陸平泉頂了回去,略有不妥。”徐階撫須道:“鄉里之中,二十年內沒人能媲美陸氏。”

——老爺子,您太保守了。在這塊被稱為魔都的地界,徐光啟不出。沒人能跟陸氏爭鋒。

徐元佐是學過上海鄉土歷史的,對這樣的名人多少有些瞭解。他道:“孫兒在想,雲間公益是不能叫外人入股的,否則面子裡子都叫人揭穿了。”他見徐階微微頜首,繼續又道:“不過孫兒又想,能否組建一家商社,專門為豪門大戶掌管家產。”

徐階面無表情,思索了一番,道:“就是為他們做雲間公益這種會社?”

“正是。他們摸不清咱們是怎麼運作的。那咱們去幫他,以商社的名義去。等於他們一次性僱了一大批夥計。”徐元佐道。

“所以,如何讓他們信得過你呢?”徐階問道。

徐元佐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名人的聲望有擔保作用,然而這種信譽擔保是隨著地位將近而衰減的。譬如大明發行的寶鈔,作為信譽貨幣,對於百姓而言是可信的。然而同樣到了朝廷與朝廷的層面,彼此沒有高低,所以泰西各國朝廷不可能相信大明朝廷。

徐閣老的聲望在鄉里小民眼裡。簡直是金子打造的。然而在同樣都是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巨宦之家看來,這個聲望並不足以成為擔保。至於小民之上。陸氏之下的中層縉紳,也會因為地位高低,產生不同程度的猶疑不信任。

“所以孫兒想用仁壽堂作為擔保。”徐元佐道。

徐元佐在仁壽堂裡佔股份是徐階首肯的。因為除了他沒有其他徐家人合適——徐家滿門都是命官,就連徐元春都即將要進入官場了,還有誰能經商呢。

不過同樣道理,徐元佐在仁壽堂的分紅。是要交給徐階分配的。嚴格來說,就連他的工資都是得交給徐階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