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2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鉛將銀子置換出來,然後銅鉛合金正好鑄幣。大明的銅錢數量實在太少,根本不夠民間使用。朝廷不想著鑄錢,民間自然會替補上,於是銅鉛對半的銅錢就成了主流,更黑一些的甚至銅三鉛七。至於鐵錢在市面上也不少見,已經成了另一種輔幣。

徐元佐也想自己鑄錢,可惜他沒有大筆買銅的渠道。而且也缺乏技術支援,最後還沒有銷售渠道。故而只能看著人家吃肉,偶爾分口湯嚐嚐。

徐元佐出了望月樓,就派棋妙乘車去上海給康彭祖送了一封信,說自己這些日子恐怕要用金山島下一些貨,需要有所準備。

回到唐行之後,他又找來羅振權和甘成澤,要他們帶上五十來個護衛,僱傭百來個壯勞力,隨他前往金山島卸貨。

“這是咱們的買賣。”徐元佐道:“雖然銀子不多,但是短頻快,隨手撈一把吧。”

羅振權連忙問道:“多少銀子?”

甘成澤也是十分上心,等徐元佐報數。

“真不多。”徐元佐見兩人這般模樣,怕報出來數目讓人失望,著力壓低他們的期望值,道:“咱們三人平分,一人三百兩。剩下一百兩給護衛、運夫,他們每人也就六錢。”

“幾天功夫就三百兩,還不多!”羅振權怪叫一聲:“佐哥兒,你還真是胃口撐大了。”

徐元佐不置可否。

甘成澤更老道一些,連忙表態:“怎麼能跟佐哥兒平分?我拿一百兩就夠了,另外二百兩甘願給哥哥吃酒。”

羅振權狠狠瞪了甘成澤一眼。

徐元佐指著二人笑道:“看看,這就是兵與賊的不同了。”他又道:“咱們兄弟相稱,有福該當同享。你們既然聽我拿主意,旁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甘成澤見徐元佐如此堅持平分,也不好再推辭,心中琢磨著帶誰去更加可靠些。

*

*

求推薦票,求凌晨月票,求各種支援~!

*(未完待續。)

PS:求各種支援~!

三一六 招工上路

徐元佐回到自己辦公室,取出花名冊,從行政管理人員的冊子裡掃到一個名字。

陳翼直。

這少年出身朱裡,比徐元佐小一歲。當初是商榻店的店長,因為表現出色被調到了總部,在市場部擔任經理助理職位。說起來他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商業頭腦,但是勝在能夠不折不扣執行徐元佐定下的規矩,而且為人和善,善於交際。

五位店長之中,他升職最快,更主要是因為他能培養手下接手。

徐元佐正當用人之際,對人力資源抓得極緊,商榻店既然能夠很好執行起來,又有後備梯隊接手,這個店長肯定是要升職去發揮更大作用的。

於是組織勞工的任務就落在了陳翼直身上。

無論是顧水生、陸大有、姜百里還是陳翼直,乃至其他朱裡少年。他們從跟著徐元佐開始,就有部門分配,崗位要求,但是時代的侷限性讓他們並不重視職位,反而更注重職務。

就跟朝廷任用官員一樣,有本官有差遣,差遣往往比本官更受重視。

陳翼直從有差遣到回總部變成沒有差遣的“閒職”,頗有些低落,正努力四方交遊,尋找機會怒刷存在感,好謀個好差事。

這回機會終於來了。

身為市場部經理助理,陳翼直並沒有直系下屬。這回任務落在他頭上,他只能找顧水生調派了五六個小兵,以及十來個學徒。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兵分兩路,一路在唐行城外的木頭橋招納扛活的短工;另一路則前往城東的災民安置區,樹個白布旗就能招到沒有固定工作的淮安勞力。

這些短工工資因為實在太低,已經無法用銀子來支付了。然而現在夏收還早。正是青黃不接的頭裡,米價頗高,若是直接給米就有些吃虧的感覺。然而徐元佐是什麼人?散財童子啊!別人家不捨得給米,斤斤計較三文五文的工錢,徐元佐可不計較。

“六天活,拓林鎮運貨回來。包食宿,另給一斗米。”

這是徐氏布行給出的工錢。

陳翼直覺得招本地人比較簡單,大家知根知底,該給多少米糧都很熟悉,簽字畫押找個保人就完事了。那些淮安來的災民卻未必人人都懂松江的規矩,加上言語不通,容易產生誤會,所以親自前去坐鎮。

他帶著屬下學徒到了城東的災民安置地,天色方才濛濛發亮。男女營裡都有人起來的動靜。為今天的勞動做準備。夫妻營都是收入穩定的人家,否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