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應諾而出。
翌日一早,徐平便帶著剛剛失業就又上崗的大夥計來了。
說是大夥計,其實人卻不大,只有二十六歲。他父母本是小商賈,從京師販些南貨去關外,因此與徐家的店鋪有了生意往來。時日久了,彼此信任,便將十六歲的兒子託付給了徐平,從學徒一步步做到了大夥計的位置。
若非徐家店鋪關門,這夥計很快就能升任二掌櫃了。
“此子姓石名鐵,正是生在遼東的。”徐平帶著石鐵見了徐元佐。
徐元佐頗為禮賢下士,親自走來拍了拍石鐵的手臂,果然筋骨如石,肌肉如鐵,不由讚道:“好健碩的壯士!”
石鐵甕聲甕氣道:“見過相公少爺。”
“他們都叫我佐哥兒。”徐元佐笑道。
“佐哥兒。”石鐵順口就跟著叫了一聲,就像是個純真無邪的少年一般。
徐元佐心中已經很是滿意,請徐平和石鐵坐了,問道:“你來京師幾年了?”
“十多年了。”
“可成親了?”
“成了,兒子都有三個了。”石鐵樂呵呵道。
徐元佐也喜歡這種成家立業的人,起碼有顧慮就不會亂來。他道:“我是個讀書人,這回想去遼東增長見聞,請你做個嚮導。”
石鐵爽朗應道:“遼西遼東我都熟得很,佐哥兒想去哪兒,知會一聲便是了。”
徐平一旁補充道:“店裡要押貨出關,都是他去的。”
徐元佐點頭,道:“如此甚好。聽說你還有親族在關外?”
石鐵道:“正是。我爹孃遷來了京師,不過還有叔伯在遼陽當軍,老家親戚仍在建州衛呢,佐哥兒就算要出邊牆都無礙。”
“你家勢力挺大的嘛。”徐元佐笑道:“等京中事了,領我走一圈。”
“成!”石鐵中氣十足地應道。
*
*
求推薦票,求月票,求各種支援~!
*(未完待續。)
大封推感言
終於等到了大封推,心裡十分激動。
從成績上來說,《大明金主》要比《金鱗開》略好一些。《金鱗開》一直到百萬字後,方才等到了大封推的機會,而現在《大明金主》才八十萬字出頭。如果小湯因為這個成績沾沾自喜,那無疑是貪天之功。這個成績應該歸功於所有支援小湯的讀者們。
彙報完成績,小湯要進行自我檢討。主要是更新的問題。雖然小湯有足夠多的資料儲備,但是編故事的能力與其他作者相比,還是弱了一籌。這就導致了《大明金主》的更新速度並不是很令人滿意,甚至還欠了兩位盟主和不少朋友的打賞加更。
小湯在此向諸位認罪,希望以後能夠改進。
另外,現在傳統歷史小說並不是很受大眾青睞。似乎是那些光怪陸離的系統流,或者雙穿比較流行。雖然其中不乏精品,但是小湯更喜歡傳統的、用心考證的歷史文。好像這樣的文章才是在創造“歷史世界”。這也是小湯寫《大明金主》的初衷,會努力堅持到底。
不管怎麼說,能夠獲得大封推的機會就是《大明金主》的成功,所以小湯真心感謝諸位讀者的慷慨解囊和誠心支援。沒有你們,小湯和《大明金主》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成績。感謝你們的推薦票、月票,以及打賞。謝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一如既往支援小湯和《大明金主》。
最後,求月票,求推薦票,求各種支援!
*
*
月票!推薦票!
*(未完待續。)
三三零 盛宴(加更感謝盟主)
徐平對於北京瞭如指掌,也很看好宣武門大街。他聽了徐元佐吩咐,不惜本錢地買下了兩套相鄰的大宅子,略一整修,配上傢俱便能住人。
這兩套宅院的原主人都是自家住,所以屋舍不多。徐平便將宅之間矮牆打通,準備蓋座小樓,日後方便外人住宿,又不會影響內宅清靜。
徐元佐沒事的時候便來看看這房子佈局,邀請同來的蘇松盟友吃飯、喝茶。這些小商人雖然接觸不到部堂級的高官,但是關係直達主事郎中卻沒有問題。還有些人門道更為詭異,竟然能聯絡到部院的書吏、倉庫的大使,可以說是將漕運線的尾端盡數打通,保證漕糧能夠妥善入庫。
這一日,徐元佐在德勝門外的積水潭邊宴請客人,還請了青樓的歌姬獻藝,品評賞析,號稱雅集。不過與會者卻沒有閒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