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圖紙上大塊兒空地,李想覺得非常滿意,這樣子整整齊齊的多容易規劃啊!說是容易規劃,也是相對而言,這不是後世,比如一些富裕的農村統一蓋小樓,整整齊齊一般大小,這在開封絕對不可能啊!每家的地皮都不一樣大,那裡可能一模一樣?李想想來想去還是放不下幾年後的大難,於是便跟大傢伙商量是不是給每家都挖個地窖。
“山東那邊天氣冷,許多人在屋裡都挖個地窖,放個萊菔什麼的不容易壞——值錢的東西也可以放在裡頭,再遇到火災,也省的一下子就燒的什麼都不剩了了!”倘若那場災難不能避免,一個地窖,起碼能藏的下家中的女人孩子吧?
別人當然不知道李想挖地窖的真實目的,趙主管笑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家中的財物都放在地窖裡,就算不為了防火,日常也不容易被賊惦記啊!”
李想忙道:“既然是防賊的,就不要都挖在一處……也不要大肆宣揚,蓋到了誰家,與那家主人商議了選好地方給挖出來就是了!對了,施工的時候可以在這些居民中招人,給自己家蓋房子,總會精心些。”最大限度的保證這些地窖的秘密性……真到了那一天,也只能聽天由命,但願知情者不要把這些事兒傳的誰都知道才好。
民居的事兒基本定下來了,冰雪初融。錢主事帶了人到民居那裡開始了清理工作。這場火災真是把這些市民坑慘了,雖然有一部分人投親靠友先住到了別人家,還有一些人住到了寺院以及國家的救助點兒,但是火災的範圍實在太大了,儘管擠了又擠,還是有不少人只能原地搭了窩棚暫住。幸好開封有錢人多,捐了不少衣物被子,再加上政府優先收容老弱病殘,住在窩棚裡的以青壯年為主,總算沒有出現火災後又凍死人的慘劇……
李想到現場視察了一下,看到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也就放下了心,於是又跑到了大宗正司那邊看情況。
大宗正司這邊的清理工作由孫主事主持,基本上已經弄得差不多了。比較幸運的事燕王殿下被官家加封了太傅,心情不錯,正好是比較容易講道理的時候,好說歹說,總算讓他放棄了讓後院兒變得更雅緻的想法,但是,關於防火這一點卻更執著了。
“一定要不怕火燒,好不好看先放一邊!”燕王被這場大火燒怕了:“幸好這次燒到後院的時候趕上下大雪,還沒燒到庫房……李郎中務必想辦法把庫房弄得保險些。圖紙什麼的不要管它了,修的再漂亮,一把火全燒了什麼用都沒有。”說這話的時候,燕王絕對想不到因為他去掉了對外形的要求,他的大宗正司的後院變成了什麼德行。
只要去掉對美觀的要求,其他東西對李想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李想痛快的應下來,決定回去好好研究什麼材料最防火。
李想覺得很累,這種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感覺太差了,感覺把自己劈成八瓣兒都不夠用。當然,這其中也有他新官上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怎麼做的緣故。換了他的前任胡明遠,哪裡會一件一件事必躬親?民居跟學校的宿舍的重建直接下放給下屬去做就行了!原本他主管的這個小工部就是分管城防建造,土木修繕跟工匠管理的……一年到頭工程不斷,如果都像他這樣兒但凡有個工程就自己上,確實得累死。
要說這個道理,李想也不是不懂,可他總有一種迫在眉睫的緊迫感,離那個日子,越來越近了……他是一定要逃的,可是走前,他總要為這座美麗的城市做點什麼……城市整個片兒區的重建,這樣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他心裡頭隱隱的有許多想法,只是一時半會兒理不清。
李想又跑到城牆上,這會兒城牆的工程已經收尾了,只有一些工匠在收拾零碎的磚石,還有些人在清理挖出來的淤泥,前陣子太冷了,一部分沒來得及挖走的淤泥凍成了冰坨坨,只得先放在那裡。李想皺著眉苦思冥想,拼命回憶著自己對於靖康之難的印象……
歷史書上,對於這些事情向來都是淡化處理的,涉及到民族問題嘛。身為理科生的李想,對於靖康之變的印象,大多數都是從課本以外得來的。這也是最讓他無奈的一件事兒,如果是歷史書上東西,那麼年代之類的一定寫的很清楚……而其他渠道得來的訊息,讓李想牢記了靖康之難中,徽宗父子是如何無恥的自毀長城不許民眾抵抗,然後奴顏媚骨的向金人祈和,為了讓金人退兵,送出了大批無辜女性作為“賠償”,但依然擋不住金人的鐵蹄,最終開封城破開封城內的趙氏宗親,以及大批婦女被擄……
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李想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曾經的他,剛剛知道這是什麼年代的時候,最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