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精鋼也分為許多等級。造錢不比打造鎧甲,鋼料質地不需要那麼堅硬。選其中成本較小的一種來造就是。雖然最初時可能會折些本兒,但只要民間能夠流通開來,從長遠計,卻依舊對我淮揚有百利而無一害!”
“你說的是貨幣的信用價值!”朱重九憑著另外一個時空的記憶,迅速總結出一個精闢的答案。“不錯,的確有百利而無一害。本總管準了。此外。。。。。”
回頭看了看滿臉困惑的逯魯曾和蘇先生等人,他又笑著補充,“銅錢之上,再鑄一種銀幣。就叫華夏銀元,仿照波斯人那種方式,正反兩面各放一個圖案。具體是什麼,你們幾個一起商量著來。重量麼,現在市面上銅銀比價是多少?”
“大概兩千一百個錢,換一兩足色銀子。不過市面上的錢按照咱們的標準,兩克多一點兒。兩千一百個錢,頂多四大斤。並且成色也差,銅四錢六,甚至銅三錢七,銅二鐵八都很多!”張松像早有準備般,非常精確地給出答案。
“那就照著二百個錢換一塊銀元的比值來造,銀元的重量你們自己折算。就像你先前說的,咱們可以多少吃點虧,關鍵把華夏錢的信用先建立起來!”朱重九又用力揮了下手,豪情萬丈。
第四十三章 經濟
第四十三章經濟(上)
銅錢太重,推一車銅錢買貨的感覺肯定不會太好,而隨著原始水動力工業的鋪開,淮揚經濟肯定會越來越活躍。所以發行一種面值較大,又便於攜帶貨幣勢在必行。而紙鈔的信用,已經被蒙元君臣徹底給弄臭了大街,因此留給淮揚的選擇,也就剩下了貴金屬貨幣一種。
這個想法,倒很容易就被大夥接受。因為往來的大食商人,經常會攜帶一些金銀貨幣入境。他們所攜帶的銀元和金元,因為鑄造精美、重量統一,往往能換到比本身所含金屬價值更高的商品,並且廣受民間富戶追捧。
“微臣斗膽,請在銀元之上,造金元。以鎮府庫!”張松最大的本事就是舉一反三,緊跟著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往來揚州的海商,經常攜帶大筆銀子。導致銀價非常不穩。微臣記得,有一年銀價暴跌,一兩番銀竟然換不到一千錢。而幾個月之後,就又漲到了兩千以上!”
“我記得,那應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支大食人的船隊,從倭國帶來了整船的銀子!”蘇先生的回憶立刻被勾了起來,咬牙切齒的補充。“那一年,徐州城內許多小門小戶都折騰得很慘。倒是那些大戶,平素家裡就存著金豆子的,基本沒受到啥波及。”
“你們說是大食人,他們從日本朝中國販運白銀?他們後來怎麼不再運了?”朱重九的眉頭跳了跳,迅速找到了問題所在。
如果張松和蘇先生兩人不提,他也許很難想起來,在另外一個時空,從明朝中晚期起,就會出現大量白銀流入的情況。導致銀價在明代出現劇烈波動,直接對國家的財政造成了威脅。而這些白銀,主要來源地就是日本。大明的走私商人們只需要拉著整船的銅錢過去,換了白銀回來,就會賺得盆滿缽圓。(注1)很顯然,最初發現這一項大生意的,不是明朝本土商販。而是當初世界上最為活躍,也最為開放的阿拉伯商人。但之後阿拉伯商人為什麼放棄了白銀和銅錢的雙向走私買賣,進而退出了華夏周邊海域,就不得而知了。
“風暴,據說是造孽過多,惹得龍王爺動了怒。裝滿銀子的海船被捲走了一大半,剩下的全嚇破了膽子,再也不敢胡折騰了!”蘇先生的聲音從耳畔傳來,隱隱還帶著幾分大仇得報的快意。
“那些大食人膽子大得很,估計是賠光本錢,才不再做白銀生意的。否則,他們才不會怕什麼龍王爺!”張松的話則一針見血,說明了導致大食人放棄白銀銅錢貿易航線的真正理由。
“應該是這麼個道理!大食人俱是見利忘義之輩,不賠光的本錢,絕不會收手!”逯魯曾對大食人的厭惡更甚於張松。用柺杖敲了敲地面,冷笑著補充。
“既然如此,張主事剛才之言便不是杞人憂天。咱們必須再鑄一些金幣,以備不時之需!”朱重九接過逯魯曾的話頭,笑著總結。
無論大食人撤出的具體原因到底是哪個,很顯然,日本的銀礦,在這個時代已經漸漸被發現、開採,並且逐漸開始向中國進行大量輸出。如此,淮安軍若是再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就會面臨著極大的金融波動風險。所以,搶先一步,用黃金來穩定整個貨幣體系,便是一記未雨綢繆的妙招。至少會讓新錢幣的信用顯得更有保證,而不會像某位千古大帝那樣,錢越鑄越小,成色卻越來越差。(注2)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