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沈錦準備送到京城的禮是不能隨著驛站走的,所以選好了東西后,就寫了禮單和信放在了一起,把信都封好,沈錦這才去淨了手,吃著紅棗。
這些紅棗並沒有提前去核,是沈錦特意要求的,她喜歡慢慢啃掉紅棗厚厚的肉以後把棗核含在嘴裡,棗核上面緊緊貼著一層果肉,也不知是不是錯覺,沈錦總覺得那層果肉的味道更甜一些。
自從趙嬤嬤來了以後,沈錦就沒再吃到過帶核的紅棗了,就像是在京城瑞王府不管吃什麼水果都是廚房先切成小塊只能用銀簽字扎著吃的,能吃到整個的也就是桔子荔枝這類的,還很有講究,需要袖子擋著吐到手帕裡面,格外的麻煩,而且像是含著核這樣的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今天這紅棗竟然沒有去核,沈錦開始還以為趙嬤嬤忘記了,偷偷看了趙嬤嬤幾眼,見趙嬤嬤沒有注意去收拾別的東西,才眼睛眯了起來把棗核含在嘴裡,又拿了一顆紅棗繼續啃,然後左邊藏幾顆棗核,右邊藏幾顆棗核,不自覺得晃動著小腿,別提多美了。
趙嬤嬤看在眼底,收拾筆洗的手一頓,如果不是將軍今天專門提了,恐怕沈錦依舊吃不到這樣的紅棗。
不過看著沈錦吃一顆,就偷偷瞟她一眼,她稍微一動,沈錦的嘴馬上就不動了,就連腳上綴著小珠子的繡鞋都不晃了的緊張樣,趙嬤嬤絕不會承認她故意多在沈錦面前走了兩圈這件事的。
“夫人,含的差不多就吐了吧。”趙嬤嬤在離開書房去給安平開門前忽然說道,然後看了一眼少了一小半的碗,“開始的那幾顆應該已經沒甜味了吧。”
沈錦眼睛瞪圓了,小嘴微張了下又馬上閉住了,下意識地舔了舔棗核,呆呆地看著趙嬤嬤離開。
等趙嬤嬤帶著安平進來的時候,就見沈錦臉紅撲撲的,棗核都被吐到了一個巴掌大的碗裡,和裝著紅棗的碗並排放在書桌上。
“安平,他們奏摺寫好了嗎?”不等趙嬤嬤她們說話,沈錦就主動開口問道。
安平並不知道書房剛剛發生的事情,說道,“並沒寫好,奴婢讓人給兩位大人送了飯菜,此時兩位大人正在用飯。”廚房剩下的那些馬肉醃的太鹹了,沒有人願意吃,正好燉了燉給那兩位使者和他們帶的下人送去了。
沈錦皺了皺眉說道,“怎麼這麼久,我都寫了六七封信了,他們一份奏摺都沒寫完。”
安平笑道,“怕是兩位大人不知如何下筆才好,畢竟他們剛到邊城,不瞭解這邊的情況。”
沈錦想了一下說道,“也對,欺君是大罪,若是亂寫了他們也是要擔責任的,這樣吧,嬤嬤你去問問夫君,他那有沒有文采好一些的下屬,讓他們寫一份給兩位大人,兩位大人稍作修改抄寫一遍就是了。”
趙嬤嬤恭聲應了下來,其實她還是小看了夫人,雖然夫人在小事上迷糊,可是大事上倒是分得清楚,“老奴這就去。”
沈錦趕緊點頭說道,“嬤嬤順便讓人給兩位大人傳個話,我一會睡醒了就去看他們。”
“是。”趙嬤嬤應了下來,見沈錦沒有別的吩咐了這才退下。
沈錦聽見關門聲,鬆了一口氣,對著安平招了招手說道,“快來,今日的棗可甜了。”
安平笑著說道,“夫人怎麼一臉心虛?”
“我沒吐棗核被嬤嬤發現了,不過安平你來的真是時候,我又把嬤嬤給支了出去,等晚上的時候嬤嬤就把這件事忘記了,不會再念叨我了。”沈錦有些得意地說道。
安平可不覺得趙嬤嬤會忘記,再說這棗核真的不是趙嬤嬤特意留下來的嗎?
趙嬤嬤默默收回了準備敲門的手,她還沒出屋門就想起來忘記拿沈錦寫好準備透過驛站寄出去的信了,誰知道竟然聽到了這些,果然還是不該對夫人抱太大的希望嗎?默默地嘆了口氣,趙嬤嬤覺得還是一會讓個小丫頭來取吧。
因為趙嬤嬤不在,沈錦和安平愉快的把剩下的紅棗分吃完了,安平伺候著沈錦漱了口,忍不住問道,“我聽說每次科舉後,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會簪花遊街?”
“是啊。”沈錦換上了柔軟的睡鞋,抱著被子坐在床上,她的被面還是從京城中陪嫁過來,陳側妃親手給她繡的,是兩條錦鯉活靈活現的,陳側妃的繡工很好,可惜的是沈錦沒遺傳到這點。
“多講講吧。”安平雖然穩重,可是實際年紀並不大,從沒去過京城,對這些好奇也是應該的,不過因為沈錦也不怎麼出門,對京城的街道還不如對邊城這邊熟悉,真沒什麼好講的,不過今天安平問的她倒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