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工程,在沒有課程的六天裡,你們要將前面那節課學繡嫁衣工序給完成,如果沒完成的話就有可能跟不上下一節課的進度,個人原因造成的後果的繡帛軒是概不負責任。”
“這一節課是構圖,請大家先將個人準備好的嫁衣上繡架……”
……
第一節課構圖對於這二十個小姐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本中的‘畫’就是官家小姐的閨中技藝之一。
當然,阮欣月見有幾個畫畫功底比較弱的小姐很難將嫁衣的鴛鴦牡丹圖構好,阮欣月指點過幾次後,發現她們可能是腦中缺少一些成像的圖案。
阮欣月讓龔掌櫃拿來一個畫板,讓那些沒構好圖的小姐看著她手下的筆,將自己不會的步驟補全。
阮欣月邊講解邊說,沒幾分鐘嫁衣上鴛鴦牡丹圖就栩栩如生地躍然於紙上。
果然經過這一步驟後,之前不會構圖的學員會了學會了構圖,構得不夠好改了下方向或者線路構得更好了,而本就構圖構得好也會對下下擇優改動,以求盡善盡美。
半節課下來後,小姐學員們從剛開始的看戲、質疑、輕視的眼光全都轉化為崇拜及豔羨。
她們很清晰的感覺到,這阮小姐不僅繡技了得,丹青也少有人能及,不是吾輩所能及的。
甚至有不少小姐心裡想,就算阮小姐沒有高超的繡技,以她剛剛所展現出來的的作畫水平,靠賣畫也能享譽京城。
*
第一天粵繡嫁衣培訓課上的小風波當天下午就傳遍了京城,當然伴隨著八卦流言蜚語一起流傳的還有阮欣月高超的作畫水平,甚至還有人傳阮欣月在畫畫的造詣已非一般同齡人所能企及的。
第一天培訓課程的小插曲讓當天的課程有了談資,也對後面來參加培訓的學員起到了警醒作用,以至於後面的培訓都出於意料的順利。
有了孫雲喜這個‘出頭鳥’的經驗,沒有人會傻傻地跟著犯蠢。
而半節課下來後,更不會有人犯蠢!
阮欣月以她超凡的繡技和丹青收服了一班又一班的小姐,成功將這些小姐轉化成她的迷妹。
而且不知道從哪一天的培訓開始,那些來參加培訓的小姐們開始尊稱她為“阮夫子”。
阮欣月:……
剛開始,阮欣月還有點抗拒,透過“夫子”這個詞她彷彿看到了一個嚴肅刻板形象的自己。
她想做一個靈氣動人的美少女而不是一個嚴肅呆板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