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也未必比現在少。
只要拆夥的條件公允的話,對她們阮家並不是一件壞事。
侯夫人見阮家母女眼神交流後陷入了沉默,也知道她們有所顧忌,忙接著說:“拆夥的話,繡帛軒本是侯府的家產,就歸侯府;而粵繡小店歸阮家。繡孃的話除去身契在侯府的那一批,其它的歸阮家所有。拆夥後,繡帛軒粵繡小店所需的各種刺繡原材料繡帛軒按市場價供給。”
阮母衡量了各種因素後雖然覺得現在不是拆夥的最好時候,但‘天大地大,兒女最大’,涉及到兒女的事情,肯定兒女排在最前面,何況如今涉及到女兒的名譽?
侯府都拿兩個小輩聲譽出來說事了,勉強合作下去雙方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大,再加上侯府家大業大,他們一定要拆夥的話,哪是阮家能說‘不’的?
靖康侯還算厚道,給出的拆夥條件還算不錯,將粵繡小店分給他們家,沒有讓他們家兩手空空地出局。
與其後面撕破臉皮地拆夥還不如如今順水推舟賣侯府一個面子把夥拆了,雙方從中謀取對大家最有利的條件,以將損失減到最少。
侯夫人說完話後阮家兩人都陷入了各自的考量裡,沒有立刻給予回應,沉默的時間一長,桌上的氣氛微妙了起來。
侯夫人暗中觀察阮家兩人的神情,覺得阮家之前是真的沒有想過拆夥這件事。咋聽她提出,阮家兩人都有點措手不及。
拆夥這事情肯定靖康侯府理虧,談好的三年合約才幾個月就說要拆夥。
阮家是技術入股,經過這幾個月,繡藝繡技早已傳授給店裡的繡娘,看店裡繡品出品的數量和質量就知道,這繡技繡藝是實打實傳授,沒有藏私的。
憑她的祖傳粵繡,跟那家店合作都能大賣,賺到錢;當初他們家選擇了繡帛軒,很大程度是阮家看小姑和外甥女的面子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