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繡人生》最快更新 [aishu55.cc]
安順六年九月。
繡帛軒開“粵繡嫁衣培訓班”的熱浪像春風一樣吹遍了全京城,吹進了全京城夫人小姐的心裡,讓全城的夫人小姐都蠢蠢欲動。
已嫁作她人婦的惋惜自己再也穿不上這華麗的嫁衣的同時也催促這自己的女兒去學,自己穿不著,女兒穿著了也算彌補了自己的些許遺憾!
未成親的小姐大多都蜂擁去繡帛軒報名,這嫁衣聽說暫無售賣的,誰先學會誰就先拔得頭籌,不但擁有了這舉世獨一無二的嫁衣,而且還從側面印證了自己女紅了得,畢竟那嫁衣看著就是工序繁瑣,針法眼花繚亂,沒有一定女紅功底的人是繡不來的。
不出兩日,前來繡帛軒諮詢和報名“粵繡嫁衣培訓班”的人絡繹不絕,生源不愁!
十月初四,靖康侯府夫人和阮家母女約在食為先吃午飯。
當天,阮母和阮欣月從馬車上下來,食為先的引客夥計就走了上前,恭敬地道:“阮夫人、阮小姐,這邊請。”
阮欣月點了點頭,挽著阮母的手跟著引路夥計上了樓,來到了與侯府夫人約定的房間。
按照慣例兩個年長的女士見了面就是互相問候一番,阮欣月坐在一邊喝茶一邊聽著就行。
不一會兒,張掌櫃拿著兩個賬本進來,分別彙報了繡帛軒和粵繡小店的經營情況。
繡帛軒的營業額和營業額都有些下降,主要是受繡娘出貨的速度影響。
阮欣月比較期待的是粵繡小店的經營情況。
“粵繡小店這個月的盈利的盈利是八千六百一十三兩銀子,刨去成本的話,盈利的是八千兩銀子。”
粵繡小店售出的商品總數比繡帛軒的多得多,但是由於商品存在瑕疵,價格定得不高,採取的是薄利多銷的營銷路線。
但是按照盈利分成五五分的,阮家在粵繡小店分得的銀子比這個月繡帛軒的分得的銀子還要多。
阮欣月滿足了!
侯府夫人聽到粵繡小店賣低端的粵繡品一個月就能賺四千兩銀子,比她現在手上很多嫁妝鋪子一年的盈利銀子還多,望著張掌故確認到:“賬沒記錯?”
“夫人,不會有錯,每天的賬我都有核實,月度賬本也核對過三遍。”張掌櫃躬身回到。
侯夫人點了點頭笑道:“倒是我見識少了,還是你家女兒本事,這個小小的店比我的嫁妝鋪子一年的盈利還要多。”
“粵繡技藝這一塊的確是月兒的功勞,但是也得掌櫃和夥計們給力才有這麼好的營業額。”阮夫人實話實說,她知道空有技藝,繡出來的繡品賣不出去的話也指揮爛在手裡,粵繡小店,包括繡帛軒能賺到這麼多錢,少不得店裡上上下下的員工的齊心。
“那粵繡小店是不是該招繡娘了,不然這個月開始都該供不上貨了。”粵繡小店開張頭一個月的貨源都是繡帛軒開業後堆積下來的多,應該快賣完了。
侯府夫人說完,笑看著阮欣月,阮家的事情特別是生意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眼前這個女子說了算。
“是的,從上個月開始,繡娘招募工作就沒有停止過,招進來後現在都由每個題材的小組長在帶著。”阮欣月點了點頭。
繡帛軒所在的整幢樓都是靖康侯府的產業,除了一層用來做店面外,三四層可以全部裝修用來做繡房,這樣繡房的工作場所也就解決了。
“嗯!張掌櫃,店裡的事情你聽阮小姐的。”侯府夫人自知瀕臨關門的繡帛軒能東山再起都是眼前這個小姑娘的功勞,聽她的準沒錯。
“是的,夫人!”就是夫人不說,自己也聽阮小姐的,如果自己有阮小姐的頭腦的話,繡帛軒前幾年的生意也不至於一落千丈,最後甚至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聽說你要辦‘粵繡嫁衣培訓班’?”侯府夫人還沒聽說過有那個成衣店或者繡莊會面向顧客來舉辦刺繡培訓班的,聽著就覺得新奇。
“是的,這不是因為我們皇朝自古以來女子的嫁衣都是自己繡的麼,以現在京城的風俗,哪怕我們繡帛軒的嫁衣樣式在新穎,再富貴華麗估計都不會有人買吧,所以我才想著開一個這樣的培訓班。再加上,繡嫁衣太費時費力了,以我們繡帛軒的人力,要繡嫁衣來賣的話,成本太大,划不來!所以還不如賺點小錢。”阮欣月跟合作伙伴說了一下自己開這個班的緣由。
相傳大越皇朝的女子必須自己親手製作自己的嫁衣,皆因穿自己的新手繡的嫁衣預示著她成親後當家主母的位置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