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兩人並肩而站、竊竊私語的畫面剛好落在了走過路過的夫人小姐眼裡,安寧郡主京城裡的夫人小姐都認識的,但能認出阮欣月的人就少之又少,她們不禁就好奇跟安寧郡主關係這般密切的少女是誰?
當被告知這就是粵繡創始人阮家女阮欣月時,不由既羨慕又嫉妒。
阮欣月憑一手出色的繡藝繡技與長寧公主、甚至遠在邊關的端木郡主相交的事情她們早有耳聞,現在看她與安寧郡主相談甚歡的樣子,估計交情也不淺。
看看別人家的女兒,單憑一身手藝就能攀交到皇家人,而再看看自家的,多繡兩針都喊鼓譟無聊、喊累、喊苦……
人比人,氣死人!
*
既然皇家人都有禮佛的慣例,這就給了阮欣月靈感。
粵繡歷史上唐代蘇顎曾在《杜陽雜編》中記載過南海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繡《法華經》七卷”之事,唐順宗皇帝看到後感嘆繡技繡藝的精湛,謂之神姑。
阮欣月想借用粵繡鼻祖盧眉孃的巧思,讓將粵繡史上的娟繡《法華經》之事在大越皇朝這片大地上重演一次,好讓粵繡在這塊大地上能為更多的人關注,繼而去學去創新,融入到大越皇朝老百姓的生活裡,流傳下去。
粵繡入了皇家人的眼,得到了皇家人的青睞,對粵繡的發展覺得百利無一害!
現在離皇家祭祀大典的時間不到一個月,離收集民間祭祀品截止時間也就二十天左右,在一尺捲上繡七卷《法華經》已經來不及了,繡一卷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阮欣月又開啟了忙碌模式,白天處理粵繡樓事務、繡畫,晚上就準備祭祀品。
而阮欣月忙碌的身影自然而然又引起了密切關注女兒近況的阮母的注意,看到剛清閒了幾天又忙起來的女兒,阮母也只能無奈嘆息,但見女兒忙歸忙,也按時吃飯喝藥,準時上床睡覺,也就由著她去了。
冬至過後,春節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