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寫我什麼、傳我什麼,都沒有什麼值得心驚肉跳的。但是,我偏偏已經不再是單身。
卻說我們在京都的那幾天,每天吃的都是京都風味的美味佳餚。A氏帶我去的那個小館子吃的蒸蔓箐真可以說是天下絕品。
第二天,A氏因為事情纏身不能陪我們,我們幾個女同胞便一起去了另一家飯館兒。那兒的飯菜如今在京都最有人氣。我們進去一看,都不禁吃了一驚。裡面櫃檯周圍的客人一對兒一對兒的幾乎全是阿叔帶個年輕女孩兒。泡沫經濟衰敗以後,在東京已然消失了的情景在京都依然在繼續,這點真叫我服了。
她們不像搞賣笑生意的,都是極為普通的女孩兒。但是,看上去總給人一種被有錢的“大款叔”領來的感覺。我真佩服她們饞到如此地步,甚至不惜蹭大叔們的飯!來京都不得不和老頭子們相伴同行,這種人生是何等的不幸啊!
其實伊諾達快餐店的三明治味道不錯,雞蛋蓋澆飯也挺好;就是麥當勞的漢堡包不是也很可口嗎?京都是個應該與真心相愛的男性一起前來、兩人盡情隨意漫步的都市。天寒地凍的時候,把自己的手插進他大衣的口袋裡,隨緣而行,隨緣而止。彼此可以約好,吃的東西不用那麼講究,而住宿的飯店卻得奢華一些。
相互熱戀的時間短暫得很,必須趁此卿卿我我之機與“他”遊遍各地的名勝。和老頭子一起到京都來吃什麼河豚,我真想怒斥這樣的行徑:
要不得!
美女生成法(上)9 購置“美女服”
9 購置“美女服”
連載我小說的女性雜誌舉辦了一次“讀者聚會”,地點設在一家特有人氣的一流飯店,觀眾席是對號入座的宴會席,上的菜是法國大菜。因為這家雜誌是時裝雜誌的關係,所以出席的客人也肯定都是衣著考究而雅緻。
被邀請在會上作簡短的致辭的我也決定說:
“那麼,我就穿禮服去。”
可能是這話傳了開來,迪奧①廣告企畫部門一個和我要好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
“您出席那個派對時,能不能穿我們公司的衣服去呀?”
這個聚會是由迪奧公司協辦的。
“這倒叫我有點為難。”
被這出其不意的要求嚇了一下,我不禁脫口說道。
“我最近發胖了不少,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迪奧的衣服,我是無論如何都穿不進去的。”
“沒關係,沒關係。我準保給您找件大號的。”
一來二去,結果就決定了我穿迪奧的服裝。然後,就開始了我每天緊張的等待。
只要尺寸合適,各種各樣的名牌服裝我穿過了不少,惟獨迪奧我一次也沒有穿過。因為那種服裝是名副其實的“美女服”;不是嗎?穿這種名牌服裝的,頭髮要精心修理得向內翻卷,面板要保養得光澤潤滑,指甲也得修得完美無瑕。我覺得這種衣服,只有那些從少女時代起就意識到自己身為女性並且具有千錘百煉著裝經驗的人,就像那種閱讀淑女時裝雜誌《風華正茂》或《淑女家庭畫報》的人,才配得上穿,像我這樣的人實在是與之相去千里。
不過,這種迪奧服裝自從設計師換成年輕的嘉裡阿諾之後,韻致變化相當大,雖然風格還以傳統的高雅為主,但不乏活潑可愛的日元素,式樣俏皮可愛。
我暗暗視為衣著對手的黑木瞳(作者:這樣說可能會捱揍),以前大都穿阿瑪尼、道爾切及佳芭娜①等牌子,最近也似乎開始鍾情於迪奧了。這小小的變化顯然也影響了我,迪奧廣告企劃部門的朋友似乎察覺到我的這種心理活動,跟我約好了見面的時間:
“林小姐,我們在帝國飯店的鋪面等你。”
那一天,我和親如姐妹似的一個女孩兒一起前往帝國飯店前面的日生劇場,去看森光子女士主演的《風趣的女人》。這部戲描寫的是戰時到戰敗不久特有人氣的女相聲演員娃卡娜小姐的半生緣②。
從劇場前停靠著的大巴士上下來的持團體票的觀眾也為數不少。我的身後就坐著一箇中年婦女旅行團。她們操著根本不像是日語的東北口音在交談著。
“哎,後面的人是你們的老鄉吧。”
我問旁邊青森縣出生的女孩兒,她搖搖頭,說道:
“大概是秋田那一帶的人吧……”
戲開演當中,這群中年婦女仍在底下侃個不停,就像從來沒看過戲的人似的,前一幕的出場人物換了服裝又登場時,也引起她們好一陣七嘴八舌。
“那個人,是誰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