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3 / 4)

小說:鳳穿殘漢 作者:猜火車

時常會與他往來書信談論時事,且其師龐德公亦時常會介紹一些荊州名士與他相識。因此諸葛亮在隆中並非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天下事。同時對於叱吒中原的各個諸侯,諸葛亮也有著自己的一番獨特見解。更為確切點說諸葛亮對諸侯的品評是以德行為標準,而非世俗意義上實力。所以就算曹操、劉表、袁紹、孫策等諸侯實力再強也入不了諸葛亮的慧眼。因為這些諸侯都是德行操守有問題的人,他們對漢室的忠誠都值得商榷與懷疑。特別是曹操還曾屠戮過諸葛亮的老家琅琊,逼得諸葛一門惶然南下避禍。所以哪怕曹操救了聖駕,在諸葛亮的心中他依然只是個居心叵測的漢賊而已。相比之下,劉備實力雖弱,卻能秉持漢室宗親的驕傲,響應天子號召討伐袁術、呂布二賊。故而劉備在諸葛亮心中的評價要遠高於其他諸侯。

也正是抱著這種想法,諸葛亮一聽到劉備的訊息,就立即探身追問道,“哦,劉豫州要伐袁術?那呂布呢?”

徐庶如實相告道,“呂布自奇襲壽春之後,與袁術軍對峙於淮水,與東萊軍相持於沂水。眼下還無力分兵對付劉豫州。”

“東萊蔡氏沒有撤兵?”這一次換諸葛亮露出了驚訝之色。想來在他眼中身為諸侯之一的蔡吉也應該見風使舵及時從討袁大戰中及時抽身才對。

而徐庶聽諸葛亮問起了蔡吉,不由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上前道,“目前徐州的東萊軍由中郎將張頜統領。不過若論東萊之事有一人比庶更清楚。”

諸葛亮接過信筏一瞧字跡是龐統的,便一邊拆信一邊隨口問道,“元直兄去過會稽了?”

“非也。此信是庶從江夏的東萊會館所得。”徐庶咋了咋舌道,“不瞞孔明,而今江淮沿岸各郡皆有東萊商賈開設會館招待同鄉。庶雖居無定所,卻也每每都能收到士元託人帶來的信。想來蔡氏對荊揚二州的情形怕也是瞭如指掌啊。”

諸葛亮聽罷徐庶所言,這一次並未發表任何意見,而是將手中的書信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只是隨著目光的遊移,少年兩撇濃密的劍眉卻下意識地逐漸擰了起來。

見此情形徐庶不由打趣地問道,“可是士元那小子又在勸孔明北上?”

話說自打龐統在東萊出仕之後,就沒少寫信來勸說徐庶等好友北上東萊。雖然他在信中詳盡地介紹了東萊的種種變革,並將蔡氏描述成堪比管仲、商鞅的當世能臣。而蔡氏本人也確實不負所望,戰袁譚,抗呂布,救聖駕,伐袁賊……短短兩年間就由一介名不見經傳的傀儡一躍成為了能與中原諸強並駕齊驅的小諸侯。只可惜蔡氏的表現雖堪稱神童。可荊州本地名士十有八九都為宗族所絆。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這些人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家族。加之劉表在荊州的聲望本就極高,無論是荊州本地,還是客居荊州的名士都還巴望著有一天劉表能在荊州登高一呼呢。所以這一年來響應龐統者可謂寥寥無幾。而徐庶本人同樣也曾對劉表抱有一些想法,加之其對中原的紛爭更感興趣一些,所以至今也沒有北上找龐統的打算。

不過從諸葛亮先前的態度來看,他似乎並不看好劉表。而且他不是荊州本地人,也沒有龐大的家族拖累。依諸葛亮的情形,他完全可以想投誰就投誰。說起來在諸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的關係最好,想必龐統應該也不止一次邀請過諸葛亮北上。現如今剛滿十八歲的龐統已然在東萊蔡氏帳下謀得一席之地。甚至還隨同蔡氏一起去許都面過聖。這在普通士人眼中可是了不得的經歷。也不知向來心高氣傲的諸葛亮面對好友的盛情邀請會作何反應?

然而諸葛亮卻並沒有直接回答徐庶的問題,而是將手中的信紙一合,沉聲道:“士元在信中說,他要隨蔡氏渡海北上幽州。”

“北上幽州?難道蔡氏打算助袁紹滅公孫瓚?”徐庶倒抽了一口冷氣道,“可眼下正值隆冬,理應是北方休戰退兵之季,蔡氏怎會挑選這時節北上?就算她要找藉口從,這未免也太兒戲了吧。還是說袁紹在暗地裡威脅蔡氏,使其不得不出兵幽州?”

此時諸葛亮的臉色亦是凝重異常,卻見他起身行至窗前,來回渡了幾步之後,隨即望著院中桑樹上的積雪呢喃道,“元直,北地怕是要出大變故。”

先前還在低頭思索的徐庶,聽諸葛亮這麼一說,不禁抬頭追問,“此話怎講?”

“亮現在也說不出個所以來。”諸葛亮兀自搖了搖頭道,“只是事出反常即為妖”

第二節 初抵錦西

“使出反常即為妖。”

冷風、飛雪、戌時夜。太史慈背手立於窗前望著屋外飄散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