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閻敬銘便辭去巡撫,回原籍朝邑養病。同治八年復出,只做了兩個月的工部侍郎,便又辭職回鄉。之後,朝廷多次命他出山,他均以病未痊癒為託辭不應詔。
光緒三年,山西大旱,朝廷命他協助曾國荃在山西賑災。賑災是救民水火的大事,何況曾國荃為多年的戰友,閻敬銘不便再推辭。辦了半年的賑務,民心初定之後,他便又離開官場。這幾年,朝廷又兩次要他進京,他兩次都推辭了。閻敬銘年未及知命而位居方面,也可以算是官場中的得志者,為何一再不奉詔,甘居山野老於林泉呢,難道真的是疾病的原因嗎?當然不是!
病痛這東西是人人都不想有的,但有時,它又能給人帶來某些用途,尤其是政壇上的人物,常常要借用它來玩點把戲,使點障眼法。古往今來,凡政界人物所謂的因病不能任職的話,絕大部分是另有原因不便明說,於是,或自己用來作託辭,或別人用來遮掩視聽。這也可算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造吧!
那麼,閻敬銘不便明說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即失望。最先使他失望的是江寧城攻下後,湘軍將士和他們最高領導集團的表現。
同治三年,曾國荃率領的吉字營在圍攻三年之後,終於把太平天國的都城打下來了,隨之而來的便是發瘋一般的燒殺、搶掠。一座錦繡般的古都被焚燒殆盡,太平天國集聚的無數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閻敬銘面對著這極不情願看到的現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