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日裡見的人,不知為何,總像泥塑木雕的一樣,委實讓人惆悵,心情好的時候看著覺得恭順,倒也罷了;心情不好的時候,那是越看越生氣。胤礽堅持認為,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抽人,完全是因為那人的一張苦逼臉太欠抽了!
“皇太后祖母笑了,”胤礽微笑道,“笑了就好,妃母們那裡,請您跟她們說清楚了。孫兒,還是避避謙的好。弟弟們那裡,孫兒自去說,汗阿瑪要三弟與孫兒一道去,孫兒還要看看他。”
皇太后手一揮:“去吧。有丫頭在這裡,我好得很。”
淑嘉:在你這裡我不好。
從寧壽宮出來的時候胤礽的心情好了很多,雖然還在擔心康熙,卻不是那麼愁苦了。回到毓慶宮,馬上吩咐:“往兩處阿哥讀書的地方說去,我要離京,叫他們該幹什麼幹什麼,天,塌不下來。叫老三趕緊的收拾了,旁的都不用,帶上人,直接走。”
胤礽這裡,收拾了腰牌、水囊、馬匹、御醫、藥材,拎著院判問脈案,得知是傷寒,從脈案上看卻並不嚴重,藥到了,靜養即可,胤礽把心放下了大半。等胤祉來了就一道向皇太后辭行,然後飛馬往行營而去。
一路風餐露宿自不必提,兩人都是嬌生慣養,絕對的捧著長大的,這會兒卻也忍得這苦。好在路並不算特別遠,捱了兩天也到了。
臨近大營,胤礽就在觀察,列營整齊,旌旗樹得很有精神。及至看到營門口立著的人,他徹底放心了,其中一個他認得,是索額圖這邊兒的。精神振奮,胤礽打馬上前,營前列隊相迎。
戎裝不行全禮,皇帝又病了。胤礽也不管這些了,魏珠迎在轅門:“太子爺、三爺,主子爺正等著您二位呢。”
胤礽自幼康熙自教,養氣的功夫十足,一派持重風範。心裡更想著,要穩重,不能亂,維持好了穩定才不是給汗阿瑪添亂。不擔心,汗阿瑪必然無礙。
胤祉臉都急皺了,直喘氣兒,也不敢越了胤礽去。滿頭汗顧不得抹,跟在後頭往康熙的帳殿行去。
——————
帳外該在的、不該在的都在,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都有,臉上雖有焦急之色,卻不見慌亂,胤礽心裡又篤定了幾分。
即使行軍打仗,皇帝住的地方還是比較不錯的,光線略有點暗,空氣倒還流通,只是帳殿中隱隱飄散著藥香味兒。進了帳篷,胤礽眯了一下眼,適應了亮度之後一打量,唔,他汗阿瑪居住環境尚可,不致使病情惡化。
人都有脆弱的時候,皇帝也不例外。生病的人,情緒通常會比平時更激動,也更容易鑽個拈角尖兒。
所以,當胤礽很持重地過來給他請安,而胤祉關切之情溢於言表的時候,康熙對‘太子派頭’未免生了排斥之心。
康熙哼唧了半天:“幾乎以為見不著你們了。”胤祉流淚,胤礽一皺眉,覺得他太喪氣了。他皺眉,康熙也不高興了,見胤礽一一彙報:“京中安好,訊息也壓下去了,藥也帶來了,御醫帶來了讓他們給您請脈吧……”等等等等。
康熙萬分憋屈,老子生病你居然不慌!你生病老子多疼你啊?!你你你你你,你太不可愛了!
“知道了。”心裡不高興,臉上還一片平淡的病皇帝如是說。
“汗阿瑪早些歇息,兒臣告退。”看他爹病了,瘦了,黑了,挺心疼,面上還要不表現出來以期讓他爹放心的太子如是說。
第二天,皇帝說:“你們回吧。”
胤礽摸不著頭腦,也感覺到他汗阿瑪的不高興,難道是因為……京中有事沒處理好?胤礽馬上嚴肅了起來,對了,前頭在打仗呢,他得回去看好後方。
55 心情起落的康熙
康熙這一病本不算很重,但是生病的時候,得要有人安慰著,感受到親情溫暖,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關懷。皇帝,也不例外。偏偏最心愛的兒子一臉淡定,康熙非常不高興,這種不高興還特別刻骨銘心。
老子病了,還瘦了,你個混球居然不傷心,一臉的淡定,舉止那叫一個持重,一點影響都沒有受!老子在你心裡是什麼啊?!康熙在心裡咆哮,心理影響生理,哪怕之前自己帶了一堆御醫,胤礽又打包了一堆來專家會診,病也一直沒好,只得班師回京。
他回來,福利了石家。石家本家,長孫富達禮、次孫慶德都是隨駕的,此外華善的侄子石文英已是御前侍衛,亦隨駕出行。不管看著多榮耀,一家三個男丁陷在前線是個不爭的事實——太讓人擔心了。等到康熙回來了,他們也都能跟著回來了,全家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