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發展為心腹型詹事府官員來喝茶,張英就有此殊榮。坐在西配殿裡,對門又是存書的地方,顯示出了太子大人好學、不好珠寶美色。
“我怎麼不知道?”
“睡了。”當然是太子自己的主意,原本鎖上的配殿開啟了一打掃就成的,一句話的事兒,不用透過老婆。也沒有過來跟老婆端議:這樣拉攏他們行不行。
午覺起來,太子妃下令,今天中午的事情誰都不許說出去。然後對弘暘道:“你安心去用功,你說的那個事兒,我再想想辦法。”
兩兄弟走了。
晚間的時候,胤礽的脾氣過了。淑嘉對他道:“差點兒忘了說了,我叫南邊兒的先進些樣子來看看妥當不妥當,鋪子的事兒還要等呢。外頭那幾個府裡,都還沒有動靜?”
“小半年了,還沒動靜?”
不急不急,也快了。榮國府修個花園,光弄個十二個小姑娘的戲班子就要三萬兩銀子,直郡王修廟,肯定不止十二個和尚。
“和尚也要穿衣吃飯、也要法器經卷,這得花多少錢?連買地帶修建,又是一筆不小的款子。再儉省,也得花個幾萬銀子。”
胤禔有錢,不過二十三萬,他現在要給自家傭人發工資、給老婆孩子發零花錢。此外還有其他的用項,比如禮尚往來,有自己府邸的人就是與住在宮裡的不一樣,更要多花錢。
“估摸著今年年底之前,胤禔就會發現,他家庫房去了一小半兒了。再說了,”淑嘉微微一笑,“直王的的大格格的嫁妝也得從現在開始攢了,哪怕到時候有汗阿瑪慷慨,他也不可能一毛不拔。“
你家可有四人組成的等差數列待嫁團啊。淑嘉默默地想。
胤礽聽到這個好訊息,臉色變成一天中最好的樣子了。
138 賺錢是個技術活
經商補貼家用這種事情,實在是急不得,想賺錢,就得一步一步來,哪怕你是想詐騙,也得很設好了局不是?哪怕是想討飯,也得先弄個破盆不是?哪怕來錢多的搶銀行,你還得先弄個頭套吧?何況你需要的還不是一個小數目,並且是常年需要。
先弄個樣品,也是考驗一下辦事者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買洋貨這個行當,由來已久,卻不是非常地普及。背過歷史課本的同學大約都還記得,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國際貿易裡是入超,國貨很受外國歡迎,而外國的東西在中國沒多少市場。
在這裡呢,要更正一下,生活用品方面,這個年代的舶來品沒有國貨受歡迎。但是,奢侈品方面呢,還有頗有幾樣很得大家(這裡的大家指買得起的人)的喜歡的。
比如說吧,外國出產的象牙啦(國內產量也少)、珠寶啦、某些香料啦,這是傳統的輸入商品。此外還有新興的,如大座鐘、小懷錶、樣式新奇的玻璃盞、裝飾華麗的鏡子等等。
有些東西光裝運就需要一點技術含量(或者說經驗),如玻璃鏡子你就不能跟銅鏡似的運。
還有,什麼樣的東西受京城人士的歡迎,不要真以為這裡是個錢多人傻的地方,有些東西他們還真不稀罕去買。
太子妃這個職業的一大缺點就是幾乎不太可能見著外臣,淑嘉只能透過青衿等人傳達訊息。淑嘉把命令傳了下去了之後,外面就開始緊張地動作了起來——辦事效率也在考核的範圍之內。
當天也只得到了一個‘次日帶人動身南下的訊息’,淑嘉別無他法。倒是胤礽,如今手上倒有幾個算是可靠的人,到外面半是檢視、半是監督地一看,確實是在幹活兒。
這是一件事,另一件對於弘暘提出來的‘他額娘’的午休問題,太子妃只能非常遺憾地表示目前沒有空房非常好心地問李甲氏要不要跟她中午擠一擠,把李甲氏嚇個半死。她還不能責怪弘暘,又不敢多表白‘說了人家也未必信啊’。
戰戰兢兢,好好表現,以圖後效。
胤礽早把這事丟到腦後,聽說了自家的商業問題之後,道:“既這麼著,叫他們先辦著罷,我估摸著,一來一往,又是押著東西,沒幾個月辦不下來。”
“年前能回來就好,我也沒指望這一次能有多大的收益。就算是咱們自用的,比起在京中採辦還是要划算。”
胤礽取笑道:“這會兒算來算去的,咱們倒好像一對兒守財奴了。”
淑嘉白了他一眼:“這世上有幾個不為錢財操心的?你昨兒還說呢,庫裡銀子不大夠使了。”
“我那是朝政。”哪一年不要免幾十個地方的錢糧?皇帝出行不要錢啊?跟葛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