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道而來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他們決定贈與這個商人兩袋大蒜。

做生意往往就是這樣,你搶先一步得到的是黃金,而落後一步則黃金變大蒜。

著名企業生存管理專家鄧正紅先生在其著作《企業未來生存法寶》中這樣寫道:“21世紀已經不再是大吃小的時代,而是快吃慢的時代。只有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時間競爭者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把時間列為競爭優勢,其管理方式的特點,是將時間列為重要的管理和戰略指標;利用快速反應貼近客戶,增強客戶對公司的依賴性;快速將產品或服務轉向最有利可圖的客戶;比競爭對手發展得更快,獲利更多。這種快速反應無疑會給企業自身和客戶帶來巨大的價值。”

可見時間管理在現代企業中的重要性,它完全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全球最大的傳統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巴諾)因為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輕視而錯失良機,成就了Amazon (亞馬遜);Apple(蘋果)公司由於自認為發展軟體會損害公司正在賺錢的硬體生意,而成就了Microsoft(微軟)。在新經濟時代,商機稍縱即逝,成功與失敗常常就在一夜之間,速度因此成了成功的重要因素。

江南春的成功是又一次速度制勝的完美詮釋。

2002年,江南春在上海緊鑼密鼓地安裝液晶屏的時候,他日後最大的競爭對手虞鋒也已經開始規劃北京的市場藍圖。隨後很短的時間裡,一大批廣告公司紛紛效仿,他們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裡搶不過分眾和聚眾,就轉向搶成都、瀋陽、長沙等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市場,江南春苦思發現的藍海,轉眼就要變成一片紅海。

江南春看到了危機的存在,怎樣才能在這個行業獲取最大成功呢?他分析說:

我認為世界上有四種壁壘,第一是制度壁壘,比如###,別人幹不了,需要有牌照;第二是資金壁壘,動輒要幾百億美元,一般人幹不了;第三是技術壁壘,有專利保護,別人也不能幹;第四是稀缺性資源的佔有,這就是我這個行業的壁壘,比如說整個寫字樓,我把它都佔了,簽了獨家協議,別人就很難幹。

這就是江南春的獨到之處,不慌不忙,找準要害,一針見血。他清楚地認識到,樓宇液晶影片廣告沒有制度壁壘和技術壁壘,資金壁壘也不高,但樓宇本身是不可再生資源,除非新建,否則就那麼多。佔據了這個資源,就等於獲得了獨家經營許可。作為一個廣告公司,對目標受眾的覆蓋率越高,對廣告主的要價能力也就越強。之所以每年都有大批最著名的企業在CCTV劍拔弩張地競爭“標王”,就是因為央視13億人的覆蓋率。所以分眾傳媒一定要搶先建立起這個行業的壁壘,即最大限度地覆蓋目標樓宇,迅速在這片開始泛紅的藍海里擴大市場份額,令後來者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4章 渠道為王(2)(2)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2003~2004年間,江南春以稀釋股權為代價,迅速獲得了軟銀、鼎暉國際、高盛等著名風險投資公司的注資。在這些資本力量的強大推動下,分眾傳媒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以多種手段瘋狂圈地。

江南春深知,分眾傳媒沒有內容,自然談不上內容優勢,所以唯一的制勝之道,就是搶佔更多的渠道。在這一點上,廣告銷售員出身的江南春,這個戴著眼鏡一臉微笑文質彬彬的年輕人顯得狼性十足。

首先,分眾傳媒在渠道爭奪方面量力而行,採取的是重點佈局的策略。分眾傳媒透過對自身優勢、劣勢、行業機會和對手威脅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將廣告受眾分為不同的目標人群,又將客戶產品細分為不同種類,針對不同的渠道採取不同的策略。分眾傳媒把主要受眾鎖定為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三高”(高收入、高學歷、高消費)人群。按照這個定位,分眾傳媒採取了對“三高”人群的集中場所——商務樓宇渠道進行大力爭奪,對賣場、公寓等渠道則暫緩進入的策略。在獲得風投資金之後,分眾傳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佔商務樓宇,搶佔過程中以先爭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為主,二線三線城市為輔,力所不逮的市場(如香港)則採取聯手合作的方式。這種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主力”的戰略,讓分眾傳媒在渠道爭奪上不僅受到投資方的高度評價,而且很快就完成了對全國樓宇資源的橫向佔有。

其次,分眾傳媒往往與合作伙伴簽訂排他性協議。除非新建樓盤,否則因為樓宇廣告場所這一資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排他性協議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