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1 / 4)

小說:投"基"取巧 作者:中國必勝

投資指數基金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較低。由於指數基金經理用不著積極選股,所以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相對較低。同時,因為指數基金採取了購買並持有的策略,不用經常換股,所以基金買賣證券時發生的佣金等交易費用也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此外,跟蹤同一指數的兩隻基金,收費水平可能不同;而涵蓋同一市場層面的兩隻基金,也未必會用同一種指數作為基準。美國市場的指數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約為0�18%~0�30%。

除了成本較低以外,對許多投資者而言,指數基金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指數基金提供的投資方式最為方便簡單,可以避免使投資者的投資為表現差勁的基金經理所累。投資者無須擔心基金經理是否會改變投資策略,因為指數基金經理根本不需要自行選股,所以誰當基金經理並不重要。所以,投資者不需要像那些積極管理型基金的持有人那樣,時刻留意基金的風吹草動,例如投資團隊是否發生變動,基金經理是哪位,他是否勝任等等問題。

每個市場都有贏家和輸家。總體而言,投資者就是市場,其投資的平均回報就是市場的平均回報。投資指數基金就如同投資於整個市場,理論上得到的也是所有投資者平均得到的回報。也許你會認為有些運氣好或者才能傑出的基金經理可以跑贏大市,因此希望基金經理以其獨特的方式投資而不是根據指數來挑選股票或債券,那麼積極管理的基金就是你的選擇。而這意味著你必須充分相信基金經理的能力。

事實證明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極力推崇的指數基數的確身手不凡。在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以前的20年裡,美國共同基金的年平均收益水平只有3�9%,明顯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11�9%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說,正是依靠指數基金優良的業績以及美國長期牛市帶來的財富效應,指數基金的長期投資者在過去20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指數基金也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廣泛認同,成為美國共同基金市場的主要品種。

在國內基金市場上,指數基金也同樣表現優異。拿2006年來說,儘管A股市場行情火爆,但絕大多數中小投資者卻沒有真正分享到牛市帶來的豐厚回報,賺了指數沒賺錢。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指數基金成為本輪行情的最大受益者。2006年指數基金平均淨值增長率超過股票型基金近4%,指數基金整體業績勝出。

如何挑選指數型基金

指數基金是一項省心的投資,投資者不用擔心基金經理忽然改變投資策略或者基金經理的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跟蹤某個特定的指數,屬於被動投資,基金經理變動對其影響沒有主動投資的基金大。因此,不願意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基金投資的投資者,指數基金可能會是一項不錯的投資。指數基金的投資者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指數所代表的股票投資價值,選所跟蹤指數表現優越的基金

(1)評估現有指數的市場品質。目前境內歷史較長的指數有深證100、道中88、上證180、中標300及新華200指數;新生代指數有滬深300、上證50和巨潮100。2005年以來股市3個上漲階段,深證100和滬深300表現強勁,其次是中標300、巨潮100和。

要對某隻指數基金的風險及可預期回報與其他指數基金的差異做出評估,首先要知道其跟蹤的是什麼指數。從國內的情況看,天同180指數化投資部分主要投資於組成上證180指數的成分股票;博時裕富基金的標的指數是新華富時中國200複合指數(75%新華富時中國200指數+25%新華富時中國國債指數);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跟蹤的是深證100指數。

(2)看跟蹤指數的誤差。對於主要投資於指數的基金,其跟蹤的指數很大程度決定了基金的收益和風險特徵,應將跟蹤誤差當作重要指標。透過考察指數在不同市場情況的表現,投資者可以大概瞭解指數基金的表現。例如華安180和天同180主要跟蹤上證180指數,易方達50主要跟蹤上證50指數。舉例說,假設指數漲了20%,但是跟蹤誤差偏離了5%,這樣可能你只賺了15%,相當於少賺了5%。

某指數基金取得超出跟蹤指數20%的業績,實際只能算是1只主動性股票基金,而不能看做被動性指數基金。只有既能較好地控制跟蹤誤差範圍、又能取得超越標的指數業績,才能算優秀的指數基金。

2�選擇管理能力好的基金公司

國內許多指數基金為增強型指數基金,在主要進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